[发明专利]冲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92882.5 | 申请日: | 201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平田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1D28/02 | 分类号: | B21D2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环状材料(hoop material)冲切出马达芯用芯板的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用于制造诸如定子芯或者转子芯等马达芯。
背景技术
具体地,日本特公平2-3633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例如转子芯等马达芯M的方法。根据该文件公开的内容,如图5和图6所示,冲压装置从金属环状材料连续地冲切出芯板P并且层压多个已冲切出的芯板P。在每一个芯板P上形成突起Pa。芯板P的突起Pa与相邻芯板P的背面的凹部接合。由此,多个芯板P在层压状态下彼此接合。此外,例如,在被层压的每第100个芯板上形成孔Pb以代替突起Pa。当芯板P的突起Pa与相邻芯板P的孔Pb接合时,具有孔Pb的芯板P不与相邻的芯板P接合。由此,层压的芯板P每隔n片被分开。马达芯M由成组的预定数量的层压板P构成。
如上所述,在由冲压装置冲切出多个芯板P的情况下,在每第n个芯板上冲切出孔Pb以代替形成突起Pa,其中n是预定的数值。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在环状材料W上的将被冲压成芯板P的位置预先形成孔Pb。在环状材料W上的将被冲切出具有突起Pa的芯板P的位置未形成孔Pb。之后,当在环状材料W上的将被冲切出芯板P的位置形成突起Pa时,环状材料W上的具有孔Pb的部分被冲压装置进行毛坯冲切(blank-stamped)。因此,在环状材料W上已形成有孔Pb的部分未形成突起Pa。
所提出的上述冲压装置是例如具有如图8至图11所示的构造的冲压装置。
如图8所示,当切换构件45借助于移位板46移动到图8中的右端时,冲头44的上端面与切换构件45的下表面接触。结果,冲头44被限制成不能相对于升降部43向上移动。因此,当升降部43朝向环状材料W向下移动时,冲头44与升降部43一起向下移动。因此,冲头44在环状材料W上形成孔Pb。
相反地,当切换构件45借助于移位板46移动到图8中的左端时,冲头44的上端44a被布置于切换构件45的凹部45a。结果,冲头44从上述限制状态释放并且被允许相对于升降部43向上移动。因此,当升降部43朝向环状材料W向下移动时,如图8中的点划线所示,冲头44与环状材料W接触,由此,冲头44相对于升降部43向上移动。结果,冲头44在环状材料W上未形成孔Pb。
根据图8所示的构造,切换构件45在限制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为此,气缸47由升降部43的侧面支撑。气缸47经由活塞杆47a连接至移位板46。气缸47的活塞杆47a伸出和缩回,从而使切换构件45的位置在限制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换。因此,在环状材料W上冲压出孔Pb。
根据图9所示的构造,伺服马达48由升降部43的侧面支撑。凸轮49被安装到伺服马达48的马达轴48a。能够与凸轮49接触的接触辊50被支撑于移位板46的一端。在移位板46的另一端安装弹簧51,该弹簧51对接触辊50施加朝向与凸轮49接触的方向的力。凸轮49通过伺服马达48而转动,从而使切换构件45的位置在限制位置和释放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转换。
根据图10所示的构造,伺服马达48由冲压装置的主体52支撑。伺服马达48的马达轴48a设置有凸轮49。插入到主体52的通孔内的连动构件53以能够与切换构件45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能够与凸轮49接触的接触辊50被支撑在连动构件53的一端。滑动接触板54安装在连动构件53的另一端。能够与滑动接触板54滑动地接触的接触部55安装在移位板46的一端。弹簧51安装在移位板46的另一端。凸轮49通过伺服马达48而转动,由此经由连动构件53使切换构件45移动。因此,切换构件45的位置可在限制位置和释放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转换。
根据图11所示的构造,电磁螺线管56由升降部43的侧面支撑。电磁螺线管56的可动铁芯56a经由连接板57连接到移位板46的一端。弹簧58安装到移位板46的另一端,该弹簧58对切换构件45施加朝向图11中的左侧方向的力。当电磁螺线管56被去磁时,切换构件45借助于弹簧58施加的力被切换到释放位置。因此,在环状材料W上不形成孔Pb。当电磁螺线管56被激励时,切换构件45抵抗弹簧58施加的力被转换到限制位置。结果,在环状材料W上形成孔Pb。
然而,上述传统构造具有下述的问题。
在如图8所示的传统构造中,气缸47被用作使切换构件45的位置在限制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换的驱动源。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如下问题:如果气缸47的响应性不好,则会导致以高速进行孔Pb的冲压时跟踪性(tracking performance)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2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