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缓存数据分发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8019.2 | 申请日: | 201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9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廷学;杨杰;冯先庆;杨洋;周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缓存 数据 分发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网络缓存数据分发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技术不断出现,互联网的应用日新月异,特别是以点对点(P2P)为代表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的流量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统计数据指出,互联网的流量分为实时聊天软件(IM)、网页浏览(HTTP)及P2P(包括P2P下载和P2P流媒体)三种来源。其中P2P总体流量超过总流量的一半,P2P数据流量白天占总流量的45%-60%,晚上高达60%-85%。用户上网速度慢,与P2P流量泛滥密切相关。P2P应用流量占比例的增加,严重挤压了E-mail、WEB等其它应用的带宽。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案就是建立缓存系统,优化网络流量,尤其是对P2P应用的流量进行优化,进而提高互联网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参见附图1,传统的缓存系统在内网分发数据时,采用的C/S架构,即所有用户均从缓存服务器获取数据。缓存服务器的用户越多,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越高,容易引起数据通道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网络缓存数据分发的方法,能够优化P2P应用的流量,进而提高互联网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网络缓存数据分发的系统,能够优化P2P应用的流量,进而提高互联网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络缓存数据分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截获用户向外网发送的下载请求,将所述下载请求重定向于内网;
若所述下载请求所请求的数据已存在于内网中,则将所述数据对应的内网地址列表发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获取所述数据;
若所述下载请求中的数据未在内网中,则将所述下载请求发送至缓存池,所述缓存池从外网下载并缓存所述数据。
所述将所述下载请求重定向于内网后进一步包括,关断用户与外网的连接。
所述缓存池采用P2P技术向用户发送所请求的数据。
所述内网地址列表包括存储所述数据的缓存池的地址和存储所述数据的其它用户的地址。
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获取所述数据包括,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中的缓存池的地址从缓存池处直接获取所述数据,或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中的存储所述数据的其它用户的地址采用P2P的方式从其它用户处获取所述数据。
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获取所述数据包括,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中的缓存池的地址未能从缓存池处获取所述数据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中的存储所述数据的其它用户的地址采用P2P的方式从其它用户处获取所述数据。
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获取所述数据包括,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中存储所述数据的其它用户的地址未能从其它用户处获取所述数据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的缓存池的地址从缓存池处直接获取所述数据。
所述缓存池从外网下载并缓存所述数据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缓存池的地址和所述用户的地址记录在所述内网地址列表中。
一种网络缓存数据分发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P2P重定向模块,用于截获用户向外网发送的下载请求,并将所述下载请求重定向于内网;
资源调度引擎,用于接收重定向的所述下载请求,判断所述下载请求所请求的数据存在于内网中时,将所述数据的内网地址列表发送至所述用户;
缓存池,用于在资源调度引擎判断所述下载请求所请求的数据未存在于内网中时,根据所述下载请求从外网下载并缓存所述数据。
所述P2P重定向模块进一步用于关断用户与外网的连接。
所述缓存池进一步采用P2P技术向用户发送所请求的数据。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截获用户向外网发送的下载请求,将下载请求重定向于内网,这样用户就可以仅从内网下载所请求的数据。若下载请求所请求的数据已存在于内网中,则将所请求数据对应的内网地址列表发送至用户,用户根据所述内网地址列表获取所述数据;若下载请求中的数据未在内网中找到,则将下载请求发送至缓存池,缓存池从外网下载并缓存所述数据,用户通过查找内网地址列表就可以得到所述数据。无论用户所请求的数据是否存在于内网中,用户均从内网获得所请求的数据。进而优化了P2P软件应用所产生的外网数据流量,而从内网下载数据的速度通常高于外网的速度,进而提高互联网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C/S模式数据分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8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纱窗上的自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开柜门中缝密封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