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的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76159.8 | 申请日: | 201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0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新;李继;韩福娇;李非非;杨柳;化林;马伟;朱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77/18 | 分类号: | C07D277/18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噻唑 羧酸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机化合物合成领域,涉及一种2-氨基-Δ2-噻唑啉-4-
羧酸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需分离中间产物、可连续合成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2-amino-Δ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以下简称ATC)是酶法转化合成L-半胱氨酸的底物,也是化学或电化学合成DL-半胱氨酸的起始原料。目前L-半胱氨酸主要通过水解头发或者动物毛发制备,生产过程污染大,产品属动物来源性,纯度低。酶法转化合成L-半胱氨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克服了传统毛发水解工艺的的缺点,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L-半胱氨酸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DL-半胱氨酸用做医药中间体等。
ATC合成的主要过程是,丙烯酸甲酯氯化合成2,3-二氯丙酸甲酯,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合成2-氯丙烯酸,再在酸性条件下与硫脲反应后,通过调高PH值闭环得到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
美国专利US Patent 4072687研究了以2-氯丙烯酸为起始物,先与硫脲反应合成S-(β-羧酸-β-氯乙烯)异硫脲,再进行环合制取ATC的方法,过程需分离出中间产物S-(β-羧酸-β-氯乙烯)异硫脲,合成步骤繁琐,总收率较低。该专利也未涉及2-氯丙烯酸的合成方法。
吕亚萍等(精细化工[J],第19卷,第5期,2002年5月,264~265页)采用将150克丙烯酸与4倍计600毫升四氯化碳混合后,加入0.35克自制铜基阻聚剂,于50℃下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减压蒸除溶剂和过量的氯气,再减压蒸馏,收集133-135℃/1333.2Pa馏分,2,3-二氯丙酸收率为86.5%。丙烯酸熔点较高,在较低氯化温度下为固体,通常需加入惰性溶剂才能成为液体便于氯化。大量的惰性溶剂增加了反应步骤,降低了设备利用率,还需增加溶剂回收设备,溶剂回收能耗也较大。
丙烯酸甲酯是价格较低廉且较容易得到的大宗化工原料,但是,它在氯化过程也中存在着自聚,气液分散困难,反应速率低,氯化反应放热量大易引起爆沸,合成过程需添加大量惰性溶剂等因素,制约了氯化收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研发一种工艺简化、无需分离提纯中间体、生产成本低的ATC合成工艺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分离中间体、工艺简化的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的合成新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丙烯酸甲酯与氯气为起始原料合成ATC的过程有如下四个化学反应。
丙烯酸甲酯氯化:
2-氯丙烯酸的合成:
2-氯丙烯酸与硫脲加成:
环合:
具体步骤如下:
(1)将加有助溶剂的丙烯酸甲酯在-5℃~10℃温度下与氯气进行反应,通气完成后升温到40℃~50℃,搅拌反应,制备2,3-二氯丙酸甲酯;(2) 2,3-二氯丙酸甲酯与NaOH水溶液于30℃~40℃反应合成2-氯丙烯酸;(3)不经分离再加入硫脲与盐酸,75℃~85℃反应,减压蒸出水,冷却,离心脱除固体废弃物;(4)过滤后的反应液升温到60℃~70℃,再加入NH3·H2O,调整反应溶液PH到7.0~7.5,搅拌反应,然后减压浓缩,冷却结晶,离心脱水。
所述的助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其加入量为丙烯酸甲酯投入重量的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61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