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点花的花边鸭新品系制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70069.8 | 申请日: | 201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勤;胡耀东;刘益平;许峰;朱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杨忠孝 |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点 花边 品系 制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育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两点花的花边鸭新品系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花边鸭,又名四点花鸭,是樱桃谷品种跟麻鸭品种杂交而成,白羽天府肉鸭公鸭与四川本地麻鸭母鸭杂交而成,也有人认为是广西麻鸭中的一种,属于肉蛋兼用型鸭种。出壳时以黄色羽毛为主,在头部,颈部,胸部和背部或尾部有白、褐、黑相杂的羽毛。成年换毛后,部分毛色全白,在以上四处有褐色或者黑色羽毛,很像传统服饰中的花边,故而得名。目前的花边鸭毛色不统一,黑色羽毛带分布较混乱,杂乱无章,在消费者和养殖户在选购时,搞不清那一种羽色的鸭是花边鸭,在交易过程中经常有欺诈现象产生,并且在消费者的眼中目前的花边鸭没有达到一个很好很纯的外观特征。
四川是我国肉鸭的主要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品种类型主要为大型肉鸭和花边鸭。前者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但以烤为主的食用方法在西南区域的消费受到较大的局限。花边鸭则很适宜四川当地的传统食用方法,色香味齐全,但该品种均未经过系统选育,外观不统一,在消费者购买时常常误解,并且生长速度慢,生产力低下,饲养成本偏高,对饲养者和消费者都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目前,花边鸭消费市场所占肉鸭比例在60%以上。为了进一步推动四川养鸭产业的发展,做到不依赖于从散养户进种,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结合区域市场和四川的实际情况,开展“花边鸭选育及开发应用”,培育出具有较好生产性能(生长较快、饲料报酬高)的花边鸭新品系,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点花的花边鸭新品系制种方法,以现有优质四川地区的花边鸭专门化品系与地方良种和引进的快大型鸭种(法国奥白星鸭) 为主要素材进行杂交配套研究工作,使各方优点有机结合,建立具有一定生长速度、肉质优良的快大型花边鸭繁育体系,进行集约化生产,同时结合现代分子选育技术-通过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MC1R基因是控制动物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基因,在黑色素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的突变位点进行选育,在实践中早期选种,纯化花边鸭毛色,制作出有明显特征的花边鸭-“头尾两点花”,有统一并且明显的特征,使得养殖户和消费者可以很容易且很准确的辨认该品系,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两点花的花边鸭新品系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以白羽天府肉鸭公鸭与四川本地麻鸭母鸭杂交选育而成的四川花边鸭为素材,从花边鸭群体中选择体重大(大于2kg)、体形宽、脖子粗、羽毛丰满的个体公鸭100只和母鸭700只组建成父系基础群;从下一批开产的花边鸭群体中选择体形好、羽毛丰满、黑毛少的个体公鸭130只和母鸭900只组建成母系基础群,近交制种两代;
2)在经过步骤1)获取的四川花边鸭选育群中,选择体重重、体形宽、脖子粗、羽毛丰满的公鸭,再将四川花边鸭选育群的公鸭与樱桃谷鸭的母鸭杂交产生杂交花边鸭,杂交花边鸭再进行外观选择三代,剔除麻羽和白羽个体,产生杂交花边鸭F1代;
3)利用MC1R基因的分子标记对经过步骤2)获取的杂交花边鸭F1代进行早期选种,并根据分子标记选种结果和出雏时刻表型结果挑选留种个体;其早期选种包括以下步骤:
(1)杂交花边鸭F1代出生后7天,在鸭翅膀处采静脉血1mL;吸取血液20uL,利用“酚/氯仿提取法”提取DNA;
(2)利用MC1R基因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模板为通过步骤(1)所提 取的杂交花边鸭F1代的DNA样本,扩增全长为754bp;进行测序,获得所扩增的核苷酸序列;
在进行PCR扩增时,PCR反应体系为30uL,包括3uL的全基因组模板DNA,15uL的2×Taq Master Mix,1uL的上游引物和1uL的下游引物,10uL的ddH2O;扩增反应均在PCR仪上完成;
PCR反应条件如下:
(a)95℃预变性4min;
(b)94℃变性30s;
(c)退火温度53.5度45s;
(d)72℃延伸50s;
(e)步骤(b)-(d)重复35次;
(f)72℃延伸15min。
(3)根据所扩增的核苷酸序列,选择同时满足在MC1R基因411处CC基因型和756处GG基因型的个体留种,其余个体淘汰。
4)将通过步骤3)获取的留种个体分别按育种目标以1∶3的公母比例建立家系组进行家系育种,进行封闭繁育产生F2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0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纹牙的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及提供软件的方法、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