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68150.2 | 申请日: | 201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秦和也;梅本清司;中园拓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B32B3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元件 制造 系统 | ||
1.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其至少并列设置一对直线生产线构造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装置,该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包括:
膜输送生产线,其被配置成从连续材料卷抽出光学功能膜,并俯视呈直线状输送;
面板输送生产线,其被配置成以相对于上述膜输送生产线位于上侧或下侧的方式与上述膜输送生产线重叠,且以俯视呈直线状输送液晶面板;
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装置在上述膜输送生产线的一侧具有上述连续材料卷的导入部,
在上述一对制造装置中,上述面板输送生产线配置为相同朝向,一个制造装置的连续材料卷的导入部和另一个制造装置的连续材料卷的导入部配置在一对上述膜输送生产线的内侧或外侧且位于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制造装置的连续材料卷的导入部配置在一对上述膜输送生产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制造装置是直线生产线构造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装置,其分别从将含有偏振膜的长条的光学功能膜卷成卷而形成的、宽度不同的第1连续材料卷和第2连续材料卷抽出上述光学功能膜,沿着宽度方向切断上述光学功能膜而形成光学功能膜的膜片,将该膜片粘合于长方形的液晶面板的两个面上,从而制造成液晶显示元件,
上述膜输送生产线配置成从上述第1连续材料卷和第2连续材料卷抽出上述光学功能膜,俯视呈直线状地输送上述光学功能膜,在上述膜输送生产线的一侧具有上述第1连续材料卷和第2连续材料卷的导入部,
一个制造装置的上述第1连续材料卷的导入部和另一个制造装置的上述第1连续材料卷的导入部配置在一对上述膜输送生产线的内侧或外侧且位于同一侧,并且,一个制造装置的上述第2连续材料卷的导入部和另一个制造装置的上述第2连续材料卷的导入部配置在一对上述膜输送生产线的内侧或外侧且位于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板输送生产线以相对于上述膜输送生产线位于上侧的方式与上述膜输送生产线重叠地配置,
在上述面板输送生产线中设有面板旋转部,该面板旋转部用于使从下侧粘合了一个光学功能膜的膜片之后的液晶面板上下翻转及沿着水平方向旋转,以从下侧粘合另一个光学功能膜的膜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板输送生产线以相对于上述膜输送生产线位于上侧的方式与上述膜输送生产线重叠地配置,
在上述面板输送生产线上设有面板旋转部,该面板旋转部用于使从下侧粘合了一个光学功能膜的膜片之后的液晶面板以与上述液晶面板的长边和短边都不平行的1轴线为中心翻转,使得上述长边和短边的位置关系颠倒,以从下侧粘合另一个光学功能膜的膜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装置分别从将含有偏振膜的长条的光学功能膜以粘合于载体膜上的状态卷成卷而形成的、宽度不同的第1连续材料卷和第2连续材料卷抽出上述光学功能膜和上述载体膜,不切断上述载体膜而沿着宽度方向切断上述光学功能膜来形成光学功能膜的膜片,从上述载体膜剥离该膜片并将其粘合于长方形的液晶面板的两个面上,从而制造成液晶显示元件,
在上述膜输送生产线上设有第1卷绕辊和第2卷绕辊,该第1卷绕辊和第2卷绕辊用于卷绕从上述第1连续材料卷和第2连续材料卷抽出并被剥离了上述光学功能膜的膜片之后的上述载体膜,
沿着与上述面板输送生产线中的上述液晶面板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按照上述第1卷绕辊和上述第1连续材料卷这样的顺序排列配置上述第1卷绕辊和上述第1连续材料卷,按照上述第2卷绕辊和上述第2连续材料卷这样的顺序排列配置上述第2卷绕辊和上述第2连续材料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81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电堆栈
- 下一篇:铅蓄电池极板包膜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