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分离回收锂和钴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65079.2 | 申请日: | 2011-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3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李云峰;何显达;鲁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C22B7/00;C22B26/12;C22B2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潘中毅 |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分离 回收 方法 | ||
1.一种从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分离回收锂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物理拆解和碱浸:将废旧锂电池放电,进行物理拆解得到铝箔上负载有钴酸锂的正极材料;碱浸后过滤,分离掉铝箔得到含钴酸锂的黑色固体物料;
(2)焙烧和水洗:将所述含钴酸锂的黑色固体物料按重量比为1∶0.8~1.2加入硫酸盐,混合,在600~800℃下焙烧2~6小时,冷却后按固液比为1∶3~5加入洗涤液洗涤,在60~80℃下搅拌1~2小时,过滤,得到含有Li+的滤液以及含有钴和少量锂的滤渣;
(3)还原和酸溶:将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滤渣按固液比为1∶6~10加入1.0~3.0mol/L的酸溶液,以及加入双氧水或亚硫酸钠,在50~80℃下搅拌反应2~4小时,过滤,得到含有钴和少量锂的滤液;
(4)萃取钴:取有机萃取剂,从所述步骤(3)制得的所述滤液中萃取钴,得到纯净的Co2+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碱浸为将所述正极材料按固液比为1∶3~6加入底水,调节pH值为13~14,在60~85℃搅拌0.5~2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硫酸盐为硫酸镁或硫酸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含有Li+的滤液可经沉淀除杂和浓缩结晶后回收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30%,加入量按液固比计是步骤(2)中滤渣的1~3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亚硫酸钠的加入量按质量比计是步骤(2)中滤渣的1~2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萃取钴为:将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滤液回调pH值至3.5~4.0后,滤去少量沉淀,得到滤液,另将体积分数为20%的P204萃取剂和体积分数为80%的磺化煤油混合均匀,用6~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氨水皂化,得到皂化有机液,其中,萃取剂溶液与碱液的体积比是10∶1~15∶1,皂化率为50~75%,按照皂化有机液体积与滤液体积比为2~4∶1,4~6级逆流萃取,得到的萃余液回收锂,得到的负载有机液用2~4mol/L的盐酸反萃,负载有机液体积与盐酸体积比为3~6∶1,6~8级逆流反萃,得到60~110g/L的纯净的Co2+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5)合成钴产品:将所述步骤(4)中所述纯净的Co2+溶液在搅拌下,按过量系数为1.3~2.0加入浓度为180~230g/L的碳酸氢铵溶液,在温度为35~55℃下反应1~3小时,终点pH值为6.8~7.2,取上清液烘干、破碎制得碳酸钴,所述碳酸钴经氢气还原制得钴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50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合同分级审核方法
- 下一篇:一种项目计划处理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