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62622.3 | 申请日: | 201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3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莫达飞;胡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具有无线上网的能力,而需要无线上网的话,无外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或通过Wifi方式这种短距离无线技术来接入。
但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接入,电子设备都必须要具备一个内置或外置的天线来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对于电子设备而言,其天线都是不可控的,而这种不可控会导致天线在某一方面不符合要求,如天线性能或辐射场型等方面不符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用于作为天线臂的金属部件,所述金属部件上形成有用于高频电流传输的电流传输通道,使得高频电流在所述金属部件上能够通过所述电流传输通道按照预定路径传输。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导电壳体;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设置有第一输入接口;
第一射频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射频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射频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电连接;
其中,所述金属部件为所述第一壳体。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介电常数不同的部位,以形成所述电流传输通道。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由第一介电常数的材料或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壳体上贴设有由第二介电常数的材料制成的部件,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所述电流传输通道。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多条电流传输通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被握持或与人体接触的部位;
导通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导通所述第一射频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传输通道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传输通道为所述多条电流传输通道中,除所述被握持或与人体接触的部位所在的电流传输通道之外的其他电流传输通道。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射频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匹配电路;
所述匹配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射频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射频线中的芯线与所述匹配电路的另一端电连接。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匹配电路具体包括:
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点电连接的第一电阻/或电容;
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点电连接的可调电容;
一端与第一连接点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点电连接的调节电路;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点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射频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射频线中的芯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电连接。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导电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电绝缘,在所述第一射频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射频线中的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壳体电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用于作为天线的两个天线臂,通过所述第一射频线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射频信号的交互。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转动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机构以可转动方式连接,所述转动连接机构上设置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壳体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二壳体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射频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射频线中的芯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区域电连接,所述第一射频线中的屏蔽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区域电连接。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用于实现静电防护的静电防护电路;
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电连接,另一端接地。
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设置有第二输入接口;
第二射频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射频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电连接;
第一滤波电路;
第二滤波电路;
匹配电路;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分别通过所述匹配电路与所述第一壳体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