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内有2条辅助供油通道的油缸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61678.7 | 申请日: | 201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口长城液压油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08 | 分类号: | F15B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62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缸内有 辅助 供油 通道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元件领域,尤其是一种缸内有2条辅助供油通道的新型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现代轮胎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的起重臂都是多层伸缩套筒结构,套筒的伸缩是用液压油缸驱动的。该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机架上,油缸筒伸缩。油缸筒底部有一个辅助油缸,辅助油缸带动插拔销机构,可使销子插入各套筒上的销孔,或从销孔中拔出,使各节套筒可以分别和油缸筒连接,在油缸筒带动下伸缩。由于套筒中空间很小,给辅助油缸供油的管路必须通过驱动油缸的内部。目前受驱动油缸结构的限制,内部供油通道只有一条,辅助油缸只能是单作用油缸,即辅助油缸的回程是依靠弹簧。这就使辅助油缸的动作有时不可靠,严重时起重机会发生事故。因此有必要研制缸内有2条辅助供油通道的新型液压油缸作为起重臂伸缩油缸,使得辅助油缸可以采用双作用油缸,以提高起重机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特结构型式的缸内有2条辅助供油通道的新型液压油缸,为双作用辅助油缸供油,达到提高起重机工作可靠性、安全线的目的。
为实现这个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这种缸内有2条辅助供油通道的油缸主要由主油缸和内油缸组成,其特征是:主油缸筒底部有辅助供油通道孔一和辅助供油通道孔二;主油缸活塞杆内是圆柱形空腔形成的内油缸筒,内油缸筒前端被堵头封死,内油缸筒后端开有圆柱孔;内油缸活塞杆置于内油缸筒中,其杆端穿过内油缸筒后端的圆柱孔与主油缸筒的底部固定;内油缸活塞杆上的活塞将内油缸筒分割为内油缸有杆腔和内油缸无杆腔两部分;主油缸活塞杆内有内油缸有杆腔供油孔,该孔将主油缸活塞杆前端的辅助供油口一和内油缸有杆腔联通;堵头内有内油缸无杆腔供油孔,该孔将堵头外端的辅助供油口二和内油缸无杆腔联通;内油缸活塞杆内有联通油孔一,该孔将内油缸有杆腔和主油缸筒底部的辅助供油通道孔一联通;内油缸活塞杆内有联通油孔二,该孔将内油缸无杆腔和主油缸筒底部的辅助供油通道孔二联通。主油缸活塞杆内的内油缸有杆腔供油孔在内油缸有杆腔上的开口位置,应保证在主油缸筒伸缩的全行程中,该开口都与内油缸有杆腔联通。堵头内的内油缸无杆腔供油孔在内油缸无杆腔内的开口位置,应保证在主油缸筒伸缩的全行程中,该开口都与内油缸无杆腔联通。内油缸活塞杆内的联通油孔一在内油缸有杆腔内的开口位置,应保证在主油缸筒伸缩的全行程中,该开口都与内油缸有杆腔联通。内油缸活塞杆内的联通油孔二在内油缸无杆腔内的开口位置,应保证在主油缸筒伸缩的全行程中,该开口都与内油缸无杆腔联通。
这种缸内有2条辅助供油通道的油缸工作时,一路辅助油液由主油缸活塞杆前端的辅助供油口一进入,通过主油缸活塞杆内的内油缸有杆腔供油孔到达内油缸有杆腔,再由内油缸有杆腔通过内油缸活塞杆内的联通油孔一到达主油缸筒底部的辅助供油通道孔一,为辅助油缸提供一路供油。另一路辅助油液由堵头外端的辅助供油口二进入,通过堵头内的内油缸无杆腔供油孔到达内油缸无杆腔,再由内油缸无杆腔通过内油缸活塞杆内的联通油孔二到达主油缸筒底部的辅助供油通道孔二,为辅助油缸提供另一路供油。这样辅助油缸就可以采用双作用油缸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是,通过独特的结构实现了2条辅助供油通道从固定的油缸活塞杆端部,通过油缸内部一直通到可伸缩的油缸缸筒底部,并在油缸的全行程中保持通道联通。采用这种油缸作为起重臂伸缩油缸,就可以采用双作用的插拔销辅助油缸,提高了起重机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详细说明:
附图1是缸内有2条辅助供油通道的油缸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中,1是主油缸筒,2是主油缸活塞杆,3是内油缸活塞杆,4是内油缸有杆腔,5是内油缸无杆腔,6是堵头,7是辅助供油口一,8是内油缸有杆腔供油孔,9是辅助供油口二,10是内油缸无杆腔供油孔,11是联通油孔一,12是联通油孔二,13是辅助供油通道孔一,14是辅助供油通道孔二。
附图所示的缸内有2条辅助供油通道的油缸的构造是:主油缸筒1底部有辅助供油通道孔一13和辅助供油通道孔二14;主油缸活塞杆2内是圆柱形空腔形成的内油缸筒,内油缸筒前端被堵头6封死,内油缸筒后端开有圆柱孔;内油缸活塞杆3置于内油缸筒中,其杆端穿过内油缸筒后端的圆柱孔与主油缸筒1的底部固定;内油缸活塞杆3上的活塞将内油缸筒分割为内油缸有杆腔4和内油缸无杆腔5两部分;主油缸活塞杆2内有内油缸有杆腔供油孔8,该孔将主油缸活塞杆2前端的辅助供油口一7和内油缸有杆腔4联通;堵头6内有内油缸无杆腔供油孔10,该孔将堵头6外端的辅助供油口二9和内油缸无杆腔5联通;内油缸活塞杆3内有联通油孔一11,该孔将内油缸有杆腔4和主油缸筒1底部的辅助供油通道孔一13联通;内油缸活塞杆3内有联通油孔二12,该孔将内油缸无杆腔5和主油缸筒1底部的辅助供油通道孔二14联通。主油缸活塞杆2内的内油缸有杆腔供油孔8在内油缸有杆腔4上的开口位置,应保证在主油缸筒1伸缩的全行程中,该开口都与内油缸有杆腔4联通。堵头6内的内油缸无杆腔供油孔10在内油缸无杆腔5内的开口位置,应保证在主油缸筒1伸缩的全行程中,该开口都与内油缸无杆腔5联通。内油缸活塞杆3内的联通油孔一11在内油缸有杆腔4内的开口位置,应保证在主油缸筒1伸缩的全行程中,该开口都与内油缸有杆腔4联通。内油缸活塞杆3内的联通油孔二12在内油缸无杆腔5内的开口位置,应保证在主油缸筒1伸缩的全行程中,该开口都与内油缸无杆腔5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口长城液压油缸有限公司,未经张家口长城液压油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1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猕猴桃和水产的复合种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简单实用型钢索开口索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