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废水中聚乙烯醇的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55613.1 | 申请日: | 2011-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李烨;傅海霞;杜义鹏;董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8F16/06;C08F8/28;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陈晓平;李炬 |
| 地址: | 10003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水中 聚乙烯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工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去除废水中聚乙烯醇的工艺。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Polyvinyl A lcohol)简称PVA,是由聚醋酸乙烯醋经皂化而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PVA的性能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是用途相当广泛、性能十分优良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每升废水中含PVA每克约会形成0.10克BOD和1.84克COD,即BOD/COD值约为0.055,而由于废水中的PVA含量高,导致废水中COD的浓度高达47000mg/L,又由于PVA属于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是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并且可生化性很差。也就是说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中所使用的微生物难以将其降解,而经过驯化的降解PVA的微生物其活性又受到废水中如表面活性剂、漂白剂等退浆助剂的抑制。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废水中的PVA,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废水中PVA的物化处理技术主要有蒸发浓缩法、化学凝结法和超滤法,物化处理技术虽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工艺成熟等优点,但是有机污染物只是从液相转移到固相或气相,并没有完全降解,而且,由于一些技术经济上的原因,有机污染物没有得到很好地回收利用,造成了废物的堆积和二次污染。
另,目前还出现高级氧化技术来处理废水中的PVA,主要包括光催化氧化法、Fenton类氧化法、臭氧类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和辐射法。但普遍存在处理费用较高,对低浓度废水处理效果较好的特点,对于高浓度的废水处理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中PVA的处理工艺,利用该工艺可以对高浓度的废水进行处理,并且处理后可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本发明中去除废水中聚乙烯醇的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1)在含PVA的废水中加入甲醛,同时加入盐酸,并控制废水的温度在70-90℃之间;
2)加入甲醛与废水中的PVA发生反应,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
3)反应生成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胶为胶状固体,再采用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回收胶状固体。
所述步骤1)中,在甲醛和废水的体积比为1∶100的废水加入体积为甲醛的1至4倍的盐酸。
所述步骤1)中,所述甲醛、盐酸和废水的体积比为1∶4∶100。
所述甲醛与盐酸在废水中的停留时间为2-4小时。
所述甲醛与盐酸在废水中的停留时间为2小时。
本发明利用在废水中加入甲醛,使PVA与甲醛在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由于聚乙烯醇缩甲醛胶不溶于水,呈固体状,可以利用分离装置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进而降低COD的浓度。也就是说,在含PVA的废水中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甲醛,并用盐酸调节pH值,控制适宜的温度,可以使COD浓度高达47000mg/L的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50%以上。
另由于处理过程中引入的是甲醛和盐酸,由于甲醛和盐酸的生化性好,可以在后续的生化处理单元去除。并且分离出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可以重复利用,可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去除废水中PVA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含有PVA的废水中加入甲醛,同时加入盐酸,其中废水中COD的浓度高达47000mg/L以上。
2)加入甲醛的量越大,反应速度越快,生成的胶状物质密度更大。HCl作催化剂,甲醛、HCl、废水的体积比为1∶4∶100,温度控制在70~90℃之间,反应比较充分。
PVA在废水中与甲醛发生反应,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
3)反应生成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胶为胶状固体,采用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回收胶状固体。
下面分别对多个实施例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分别取4组含PVA、浓度为47000mg/L的废水各150毫升,并进行编号,同时在每组废水中加入甲醛、盐酸,具体见下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5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