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介孔材料涂层的毛细管开管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53203.3 | 申请日: | 2011-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民;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C07C335/02;C07C15/24;C07C15/14;C07C13/567;C07C15/28;C07C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材料 涂层 毛细管 色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介孔材料涂层的毛细管开管色谱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毛细管的预处理;
(2)、溶胶的制备:将0.14g~0.16 g的表面活性剂溶解于0.5 mL~2 mL的乙醇中,再加入350微升~360微升的硅源和36~180微升的功能化硅源的混合物,最后再加入50微升~250微升的水及30微升~35微升的1 mol/L盐酸,25~80 oC加热搅拌1~6 h,制得溶胶;
(3)、开管色谱柱的制备:将制得的溶胶通过压力灌入经过预处理的毛细管中,室温放置5 min-12 h,100-160 oC温度下通氮气赶去未反应的溶胶,同样温度下继续通氮气1-12 h使反应完全;再通乙醇的盐酸溶液1-12 h,除去表面活性剂,然后用甲醇洗去乙醇的浓盐酸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的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毛细管为内径10-50微米的石英毛细管,用0.1~1 mol/L的氢氧化钠冲洗1~12 h,用蒸馏水冲洗0.5 h,再用0.1~1 mol/L的盐酸冲洗1~12 h,最后用蒸馏水冲洗0.5 h,将毛细管置于烘箱中,在100-160 oC下通氮气干燥1-12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P123 (EO20PO70EO20)、F127 (EO106PO70EO106)或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源是正硅酸甲酯或正硅酸乙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化硅源是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调节毛细管内壁的介孔材料孔结构从一维到三维、孔径大小从2 nm-10 nm的变化。
7.由权利要求1-6之一方法制备的基于介孔材料涂层的毛细管开管谱柱,毛细管内壁的介孔材料孔结构从一维到三维、孔径大小从2 nm-10 nm可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介孔材料涂层的毛细管开管色谱柱在芳香类化合物、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32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