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连续退火无间隙原子冷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52830.5 | 申请日: | 201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裴新华;曹孝平;李雯;穆海玲;韩孝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1D8/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闫彪;何朝旭 |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连续 退火 间隙 原子 冷轧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间隙原子冷轧钢板,并涉及一种该冷轧钢板的生产方法,属于铁基合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间隙原子钢又称为IF钢(Interstitial-Free Steel的简称)。由于没有间隙原子,因此具有优异的深冲性能和非时效性,在以汽车、家电、五金等行业中得到了大量、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无间隙原子冷轧钢板,在冷轧后经过再结晶温度以上的退火处理后,能够得到良好的微观织构,具有更加优异的冲压成形性能。对于无间隙原子冷轧钢板的退火方式有罩式退火工艺和连续退火工艺两种。同罩式退火工艺相比,连续退火具有1)带钢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力学性能均匀;2)带钢平整度高,板形好;3)退火过程无粘接现象,带钢表面质量好。因此,连续退火工艺生产无间隙原子冷轧钢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据申请人所知,现有无间隙原子冷轧钢板在连续退火时的再结晶温度较高,因此需要较高的连续退火温度(一般≥780℃)。这样在实际生产中,一方面,需要用于退火的连续退火炉具有较高的温度能力,从而增加退火炉的建造、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另一方面,由于退火温度高,对带钢的张力、平整和稳定运行控制的难度增大,而且容易形成起筋、肋排印等产品缺陷甚至造成断带等生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在连续退火时具有较低再结晶温度,即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连续退火的具有良好冲压成形性能的无间隙原子冷轧钢板;从而减少设备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工艺控制难度,避免产品缺陷和生产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低温连续退火无间隙原子冷轧钢板,所述冷轧钢板在连续退火时的温度是710-740℃;所述冷轧钢板含有的成分和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0.0005~0.0025%,Si≤0.03%,Mn:0.05-0.2%,P≤0.015%,S≤0.01%,0≤0.0025%,N≤0.0025%,Al:0.015~0.050%,Ti:0.03∽0.07%,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夹杂元素;所述Ti成分与C成分、N成分和S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比值X满足下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低温连续退火无间隙原子冷轧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工序、热轧工序、冷轧工序和连续退火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炼钢工序中控制所述冷轧钢板的成分和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0.0005~0.0025%,Si≤0.03%,Mn:0.05-0.2%,P≤0.015%,S≤0.01%,0≤0.0025%,N≤0.0025%,Al:0.015~0.050%,Ti:0.03∽0.07%,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夹杂元素;所述热轧工序中,控制连铸板坯的加热温度为1080~1160℃,所述连续退火工序中,控制温度为710-740℃;所述冷轧工序中,控制压下率≥80%。
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改进是:所述冷轧钢板在热轧时的连铸板坯加热温度是1080~1160℃,所述冷轧钢板在冷轧时的压下率≥80%。
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比值X是1.5~2.0。
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冷轧钢板在热轧时的粗轧后的中间坯经过热卷箱成卷后再开卷进入7道次精轧,所述冷轧钢板在热轧时的精轧开轧温度是960℃~1020℃,所述冷轧钢板在热轧时的精轧结束温度是900℃~950℃,所述冷轧钢板在热轧时的精轧后卷取温度是600℃~700℃;所述冷轧钢板在连续退火时的均热段时间是60~160s。
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再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冷轧钢板在平整时的平整延伸率是0.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2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像差校正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纳米水溶性乳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