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和包含该系统的压路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44046.X | 申请日: | 201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贾干;刘凯;周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48/02 | 分类号: | F16D48/02;E01C19/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离合 控制系统 包含 系统 压路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和包含该系统的压路机。
背景技术
目前压路机的离合控制系统主要通过液压控制、气压助力的方式来进行操纵,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安装在驾驶室的脚踏板踩动小油缸,再将液压压力传至安装在变速箱上的离合器助力器,离合器助力器由油缸和气缸两部分组成,油缸与驾驶室小油缸通过油管连接,气缸与安装在压路机上的储气罐相连,气缸内气压随着油缸行程而增大,在油压及气压的其同作用下,对离合器进行分离,这种控制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点:
1、离合操纵需提供液压、气压两套系统,成本较高;
2、零部件数量多,管路连接复杂;
3、可靠性差,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任一出现泄漏,离合操纵易失效;
4、踏板操纵力大,操纵行程长,人机工程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和包含该系统的压路机,使液压离合控制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为离合操纵机构提供操纵离合器所需要的动力,实现对离合器的快速有效操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连接至油源,并输出压力油液;充液阀组,设置在液压泵下游,包括至少一个溢流阀;离合操纵机构,设置在充液阀组下游,控制离合器的状态,还包括:蓄能器,连接到充液阀组和离合操纵机构之间的液压管路上。
进一步地,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还包括:调压阀,设置在蓄能器与离合操纵机构之间,用于调节传递至离合操纵机构的液压压力。
进一步地,调压阀为先导式调压阀,包括:进油口,连接至蓄能器;出油口,连接至离合操纵机构;回油口,连接至油源;脚踏板,连接至阀芯,并调整阀芯的位置;节流阀,设置在出油口至先导阀控制口之间的液压管路上。
进一步地,调压阀还包括压力开关,设置在节流阀与先导阀控制口之间的液压管路上。
进一步地,在踏板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限位螺钉。
进一步地,调压阀为先导式三位三通阀。
进一步地,离合操纵机构为离合操纵油缸,离合操纵油缸包括活塞杆以及与蓄能器相连接的油压区,活塞杆与离合器分离推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离合操纵油缸为柱塞缸。
进一步地,充液阀组包括:液压管路,连通液压泵和蓄能器;溢流阀,并联设置在所述液压管路上,具有连接至油源的回流管路;节流阀,设置在液压管路上,并位于溢流阀的下游;单向阀,设置在液压管路上,并位于节流阀的下游;压力控制阀,并联设置在所述液压管路上,并位于节流阀与单向阀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路机,包括上述的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包括有设置在充液阀组和离合操纵机构之间的液压管路上的蓄能器,在开始对离合器进行操纵之前,通过液压泵向蓄能器中蓄积一定的压力油液,当需要对离合器进行操纵时,通过打开阀门,可以直接将蓄能器中蓄积的压力油液传递至离合操纵机构,能够快速达到对离合器进行操纵所需的动力,实现对离合器的快速有效调整,效率更高,动力供应更加稳定。在蓄能器与离合操纵机构之间设置有调压阀,可以根据离合器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对调压阀进行调节,获取所需要的液压控制状态,实现对离合操纵机构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的调压阀和离合操纵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离合器操纵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离合器操纵特性曲线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液压离合控制系统的调压阀的特征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4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