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筒式毛油过滤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43963.6 | 申请日: | 2011-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窦维祥;魏柱银;陈同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华银茶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式毛油 过滤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设备,即滚筒式毛油过滤机。
背景技术
通过压榨、浸出法制取的毛油均含有一定量的固体悬浮物,含量一般在3%-5%,其中螺旋榨油机制取的毛油含悬浮物较多时达15%左右。悬浮物促使油脂水解酸败,在油脂精炼时易造成过度乳化,使得操作难度加大,油份损失大,质量不稳定,产品得率降低。
目前通常使用的毛油过滤设备有板框式压滤机、箱式压滤机、高分子微孔管式压滤机、不锈钢叶片式过滤机等,都需要配备空气压缩机、储气罐,且均为间歇作业,过滤和排渣不能同时连续进行,需配备2台过滤机交替使用,且在一段时间后滤布、滤管、滤板将产生阻塞,待过滤效率明显降低时即需进行再生处理(一般方法是使用烧碱煮洗)或更换。
板框式压滤机和箱式压滤机为人工排渣,高分子微孔管式压滤机和不锈钢叶片式过滤机为气动排渣,排渣前须对滤渣使用气压压于,设备内承受空压机的气压,使得对设备制造和安装要求高,零部件易损坏,增加了设备造价,员工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动力消耗高,环境卫生差,空压机的噪声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是提供一种滤油和排渣可同时连续进行,而且滤油功效较好、结构较为简单的毛油过滤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滚筒式毛油过滤机,由电动机提供运转动力,其箱式主体结构的下底斜面延接沉渣池,携有阀门的毛油输入管在箱体内侧设有固定位管口,箱体内置的滤油筒两端封闭,滤油筒中心轴的两端借助轴承等部件分别搭载于箱体相对立面内侧,箱体立面的溢油口管低于滤油筒顶面但高于滤油筒中心轴,其特征是:①滤油筒侧面为具有细小目孔的网面,滤网目孔径的范围是[150目/时,200目/时];②滤油筒中心轴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管,且在滤油筒内的段落侧面布有系列通孔,中心轴的另一端穿过箱体立面对接净油输出管;③连通毛油输入管固定位管口的冲油管平行滤油筒,冲油管的侧面有一列窄孔;④渠槽位于箱体的沉渣池上方,渠槽中段有底平板,底平板的一端设有外下溜口,在渠槽两端及沉渣池两端均分别固定携有齿轮的轴,每枝齿轮轴两端的轴承固定或半固定于渠槽的前后平行立面或沉渣池的前后平行立面,封闭链条挂接于各齿轮轴上的齿轮,若干弧形瓦分散固定在封闭链条上。
滤油筒侧面滤网为不锈钢丝网。
滤油筒侧面滤网的目孔径为180目/时。
冲油管与输入管固定位管口的连接为允许冲油管适度旋转的螺丝口结构。
渠槽一端的齿轮轴匹配有循环链条的紧固调节构造。
本装置的工作流程和原理:①打开输入管阀门,毛油自输入管、再经冲油管注入本装置的箱体内,箱体立面的溢油口管使毛油面保持在滤油筒大半被淹没的高度,毛油中的固体悬浮物被滤油筒侧面细小目孔的网面阻挡,在重力作用下固体悬浮物沿滤油筒下方的箱体斜面下降并在矩形沉渣池积聚。②电动机带动的4支齿轮轴及其上链条全程转动,固定在链条上的弧形瓦自长方体形的沉渣池穿过,毛油渣(固体悬浮物)随转换方向的弧形瓦离开沉渣池上升,并被再次转换方向的弧形瓦倾倒至渠槽中段的底平板,被继续移动的弧形瓦推至外下溜口排出,即毛油渣自毛油中被清除,尚在继续运转的链条带动弧形瓦再次转换方向自渠槽向沉渣池运行,进入下一轮带走毛油渣的过程。③滤油筒在电动机带动下始终在转动,经细小目孔进入滤油筒内的为净油,净油通过中心轴侧面的系列通孔流入中心轴的中空,并在箱内油体压力下源源流向输出管,即本装置完成毛油过滤获得净油流。④在上述滤油过程中,令冲油管相对输入管的固定管口旋转,以调整至冲油管侧面窄孔喷射的毛油流切于滤油筒侧面,使毛油冲刷未被箱内油体淹没的滤油筒顶面,最大限度避免了固体悬浮物堵塞滤油筒网面细小目孔的可能,特别当滤油筒旋转方向与毛油冲洗方向相对时,冲刷固体悬浮物的效果更好。
本发明装置的有益效果:由小功率电机提供动力,在常压下集毛油过滤、滤网自清、固体悬浮物自沉、捞渣排渣连续循环作业为一体,工作模式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正常工作时无需专人照料,不污染环境,清静无噪音。经申请人样机试用检测,本装置过滤后的油品含杂率稳定小于0.3%,已完全达到油脂精炼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装置基本外观。
图2局部剖视:本装置顶部直观(不包括链条)。
图3剖视:图2的a向视图。
图4滤油筒与箱体的连接方式示意。
图5滤油筒中心轴与净油输出管的对接组件。
图6滤油筒旋转动力的获得。
图7剖视图:滤油筒的外层和中心轴。
图8本装置顶部的渠槽。
图9剖视图:本装置的清渣循环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华银茶油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华银茶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3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排水部的太阳能组件框架
- 下一篇:波浪驱动的泵以及将该泵连接至海床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