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机信息加密的鉴权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43387.5 | 申请日: | 2011-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0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谢继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20 | 分类号: | G06F21/20;H04M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机 信息 加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机信息加密的鉴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手机已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而目前,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经常有各种隐私信息从个人电脑中泄漏,同时通过电脑键盘输入密码,经常被有心人偷看到,或者被木马记录到,因此采用安全可靠的加密方式很重要。
手机中的硬件信息是独一无二的,如SIM的IMSI,手机的IMEI号等等,因而可以考虑利用手机的这些信息,对个人电脑进行加密鉴权,但现有的,并没有实现这种加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信息加密的鉴权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手机信息加密的鉴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进入系统,对用户操作权限合法性进行识别;
b:建立手机与电脑连接同步,并在手机端弹出密码输入框;
c:输入密码,验证通过进入系统操作权限。
其中,步骤b中建立手机与电脑连接同步包括绑定手机和SIM卡。
其中,步骤b中还包括建立同步后,后台程序验证手机和SIM卡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短信、彩信、照片以及摄像头、Wifi、蓝牙等硬件设备特征号(如Mac地址、生产厂商、生产序号等)。
其中,步骤c之后拔掉手机后,系统自动进入密码输入状态。
其中,步骤c中验证密码错误,则无法进入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手机中硬件信息的独一无二性,作为输入设备识别的确认信息,通过手机输入密码,能大大减少密码泄露的可能性,有效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做到密码以及密码工具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进入系统,对用户操作权限合法性进行识别;
电脑开机后,选择windows自带的用户,输入相应的密码(如果有密码)进入windows系统,但是此时,识别用户操作权限的后台服务自动运行,要求对用户合法性进行识别。
步骤102:建立手机与电脑连接同步,并在手机端弹出密码输入框;
此时必须连接绑定的手机和SIM(在添加新用户时绑定),与系统同步后,后台程序验证手机和SIM卡的相关信息(甚至是短信彩信,摄像头,照片等等),如果和之前设定的一致,则在手机端弹出密码输入框。
步骤103:输入密码,验证通过进入系统操作权限。
由手机输入密码后,系统权限才全部开放给用户,否则无法使用系统,拔掉手机后,系统自动进入密码输入状态。
按照如上方式,保证了密码工具和PC机的唯一绑定,同时手机输入密码的方式减少了密码的泄露风险,同时该方式可广泛用于PC机上个种输入密码的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33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