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变焦镜头光学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33856.5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1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荒川明男;未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腾龙 |
| 主分类号: | G02B15/173 | 分类号: | G02B15/173;G02B27/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光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膜或固体摄像元件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用的防振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有防振功能、具有4倍左右的变焦比的变焦镜头,提出了以下结构。
在具有正、负、正、正、负这样的5组透镜元件的变焦镜头或者具有正、负、正、负、正、负这样的6组透镜元件的变焦镜头中,为了进行防振校正而使负的第二透镜组移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变焦比为4.1且具有正、负、负、正、负这样的5组透镜元件的变焦透镜中,为了进行防振校正而使正的第4透镜组的一部分透镜组移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变焦比为3.5且具有正、负、正这样的3组透镜元件的变焦镜头中,为了进行防振校正而使正的第3透镜组的一部分透镜组移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6254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33114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2007-206542号
专利文献1和2的技术方案存在如下问题:为了进行防振校正而移动的透镜组的有效直径大到25mm以上,导致防振机构的大型化,难以使变焦镜头小型化。另外,变焦透镜组为5组以上,因此存在变焦机构复杂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3中的技术方案存在如下问题:从物体侧开始将正的第3透镜组分成正的第31透镜组、负的第32透镜组、第33透镜组,只使第32透镜组沿着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移动来进行防振校正,但附属于第3透镜组的光圈单元与防振单元之间的位置接近,因此驱动光圈的零件和防振机构的零件相互干涉,镜筒构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具有以往的防振功能并具有4倍左右的变焦比的变焦镜头的上述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振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中,能够缩小为了进行防振校正而移动的透镜组的有效直径,能够使防振机构小型化,并且,变焦透镜组为4组,不需要使镜筒机构复杂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振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中,光圈单元与防振单元能够适当地隔开距离配置,光圈单元的驱动系统和防振机构的驱动系统不会干涉地配置。
本发明的防振变焦镜头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开始按照顺序由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构成,
上述第4透镜组从物体侧开始按照顺序由第41透镜组、第42透镜组、第43透镜组构成,上述第42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通过使上述第42透镜组向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移动来进行像面上的像模糊校正。
本发明的防振变焦镜头光学系统除了能够进行优异的像差校正外,能够缩小为了进行防振校正而移动的透镜组的有效直径,能够使防振机构小型化,并且,变焦透镜组为4组,不需要使镜筒机构复杂化。
本发明的防振变焦镜头光学系统还具有如下效果:光圈单元与防振单元能够适当地隔开距离配置,光圈单元的驱动系统和防振机构的驱动系统不会干涉地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1)1.1<d41/d42<4.5
(2)0<f4
其中,d41是上述第41透镜组和上述第42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
d42是上述第42透镜组和上述第43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
f4是第4透镜组的焦距。
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以下效果的实效:能够如上所述那样进行优异的像差校正,能够缩小为了进行防振校正而移动的透镜组的有效直径,能够使防振机构小型化,并且,变焦透镜组为4组,不需要使镜筒机构复杂化,光圈单元与防振单元能够适当地隔开距离配置,光圈单元的驱动系统和防振机构的驱动系统不会干涉地配置等。
条件式(1)规定第42透镜组在第4透镜组内的适当的配置。在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值时,变焦镜头的全长变得大型化,并且光圈和第42透镜组离开得较远,难以进行球面像差和彗形像差的校正。在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值时,第42透镜组的有效直径变大,因此导致防振机构的大型化,并且,难以进行球面像差和轴上色差的校正。
条件式(2)规定含有进行防振校正的透镜组的第4透镜组的焦距为正。通过使第4透镜组为正光焦度、第41透镜组为正光焦度、第42透镜组为负光焦度,能够使第42透镜组的有效直径比从第1透镜组到第41透镜组的有效直径小,因此,能够实现防振机构的小型化,有利于变焦镜头整体的小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腾龙,未经株式会社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3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