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用于防止在发动机内燃料的燃烧过程中排放氮氧化合物的金属茂络合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32316.5 | 申请日: | 201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A·L·沙巴诺维;E·M·拉玛泽诺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莎康姆集团投资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17/02 | 分类号: | C07F17/02;C07F17/00;F02B47/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过晓东 |
| 地址: | 阿塞拜*** | 国省代码: | 阿塞拜疆;AZ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用于 防止 发动机 燃料 燃烧 过程 排放 氧化 金属 络合物 方法 | ||
1.一种制备二茂铁的方法,所述的方法通过:
在一种干燥氮气的环境下,在一种预先确定的温度条件下,向一种溶液中添加预先确定剂量的氯化铁(FeCl3),其中在所述的溶液中含有预先确定剂量的二乙胺以及环戊二烯,一种冠醚或者一种穴状配体分子,以及一种碱金属;
使所述的混合液在预先确定的时间下被进行搅拌以及沸腾;
通过沸腾将所述的二乙胺从所述的混合液中蒸馏除去;
使用一种烃凝析馏分将二茂铁从所述的反应混合液中定量的萃取出去,其中所述的烃凝析馏分对金属茂络合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并且
对所述的萃取物进行真空分离,从而使二茂铁从所述的烃凝析溶液中结晶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冠醚或者穴状配体分子在其空腔内包括一个碱金属阳离子,从而形成具有高碱度的聚均碱金属阴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二乙胺中溶解所述的冠醚或者穴状配体分子以及所述的碱金属能够将所述的氯化铁还原为铁(II),从而允许进行二茂铁的直接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在有冠醚或者穴状配体分子存在的条件下,将所述的碱金属溶解在二烷基胺中能够形成一种聚均金属性阴离子的混合物,所述的聚均金属性离子的混合物具有所述的结构式[CWM+]Mn,其中M是一种碱金属并且CW是一种冠醚或者是一种穴状配体分子。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冠醚选自由下述冠醚所组成的组中:15-冠-5;苯并-15-冠-5,二苯并-18-冠-6,穴状配体分子[2,2,2],穴状配体分子[2,2,1],以及含有二氮的冠醚,以及含有多氮的冠醚。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冠醚选自由下述冠状化合物所组成的组中:具有15个成员的大环的冠状化合物,能够形成一种复合物[CWNa+]Na7-;具有18个成员的聚醚环的冠状化合物,能够形成一种复合物[CWK+]K7-;以及两个及具有15个以及16个成员的大环的含有多氮的冠状化合物,能够形成铁、镍以及钴的复合物[CWM+]Mn-,其中在所述的聚均金属性阴离子Mn-(n=2-6)中带有不同数量的金属原子。
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聚均金属性阴离子能够增加所述的二烷基胺所具有的碱度。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溶解在所述的二烷基胺中的冠醚以及碱金属形成了超分子复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预先确定剂量的所述冠醚或者所述穴状配体分子是以每摩尔氯化铁中0.005-0.006摩尔的范围存在的。
10.一种制备预先确定的环戊二烯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环戊二烯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下述的结构:
其中M是一种金属,选自由下述金属所组成的组中:钛,锆,铪,钒,铬,钼,钨,锰,铁,钌,锇,钴,铑,以及镍,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在一种干燥氮气的环境下,在一种预先确定的温度条件下,向一种溶液中添加预先确定剂量的金属卤化物,其中在所述的溶液中含有预先确定剂量的二乙胺,一种预先确定的冠醚,以及一组I金属;
使所述的混合液在预先确定的时间下被进行搅拌以及沸腾;
将所述的二乙胺从所述的反应混合液中蒸馏除去;
添加一种预先确定剂量的烃凝析混合物,其中所述的烃凝析混合物具有预先确定的范围的沸点,用以将所述的金属茂络合物从所述的反应混合液的无水残余物中定量的萃取出去;
对所述的萃取物进行真空分离,从而使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从所述的气体凝析溶液中结晶出来。
11.一种用于从溶液中萃取一种金属茂络合物的溶剂,包括一种气体凝析馏分,所述的气体凝析馏分具有在大约35-60℃的范围内的沸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莎康姆集团投资公司,未经阿莎康姆集团投资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23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