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25381.5 申请日: 2011-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2106430A 公开(公告)日: 2011-06-29
发明(设计)人: 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 刘鹏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61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袋泡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袋泡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具有保健功能的袋泡茶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袋泡茶是把茶叶密封在有较强过滤性的滤袋中,泡茶时直接将有茶叶的滤袋放入茶杯中冲泡。20世纪20年代美国首先发明出袋泡茶产品,至20世纪40年代其产品开始大规模走向市场,目前世界袋泡茶年产量约40万吨,占全球茶叶消费总量15%左右。我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袋泡茶机械,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主生产,但目前国内袋泡茶年销售量仅约1万吨,只占我国茶叶年产量的1。%。除了利用传统的山茶属山茶科木本茶树的嫩枝叶开发袋泡茶外,还有大宗代茶类物质被开发成各种袋泡茶,如苦丁茶,杜仲茶,桑葚;除此之外,还有开发出其他代茶类物质的新型袋泡茶,如菊花、荷叶、银杏叶、枸杞、人参叶、芦笋、冬凌草等袋泡茶。

心脑血管疾病史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杀手,而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收缩压每升高1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就升高40%。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每下降2mmHg,脑卒中危险下降7%,冠心病危险下降3%。

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具有防止和治疗高血压的日常食用或饮用产品,可以是人们可以在不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就能很好的控制个体的血压,或者调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血压功能的袋泡茶,其可以在人们日常饮用的过程中就很好的控制血压,并且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饮用者的血压。

本发明所述的袋泡茶特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甘草      8-12

槲寄生    8-12

钩藤      25-40

没药      10-15

蒲黄      5-8

银杏叶    5-8

玉米须    3-5

山茱萸    6-10

绞股蓝    12-15

萝芙木    12-15

优选地为

甘草      10

槲寄生    10

钩藤      35

没药      12

蒲黄      6

银杏叶    6

玉米须    4

山茱萸    8

绞股蓝    14

萝芙木    14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经过清水清洗后,在75-85℃,优选地8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3%以下,然后粉碎至40-60目,优选地50目的细度,混合均匀,最后按每包5g的规格制成袋泡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如下重量份准备原料:甘草8,槲寄生8,钩藤25,没药10,蒲黄5,银杏叶5,玉米须3,山茱萸6,绞股蓝12,萝芙木12,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经过清水清洗后,在7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3%以下,然后粉碎至40目的细度,混合均匀,最后按每包5g的规格制成袋泡茶。

实施例2

按如下重量份准备原料:甘草12,槲寄生12,钩藤40,没药15,蒲黄8,银杏叶8,玉米须5,山茱萸10,绞股蓝15,萝芙木15,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经过清水清洗后,在8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3%以下,然后粉碎至60目的细度,混合均匀,最后按每包5g的规格制成袋泡茶。

实施例3

按如下重量份准备原料:甘草10,槲寄生10,钩藤30,没药12,蒲黄6,银杏叶6,玉米须4,山茱萸8,绞股蓝14,萝芙木14,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经过清水清洗后,在8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3%以下,然后粉碎至50目的细度,混合均匀,最后按每包5g的规格制成袋泡茶。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3制备袋泡茶,并且让100名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舒张压在90mmHg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饮用,饮用平率为每天上午8点-9点一次,每天下午2-3点一次,每天晚上8-9点一次,每次均为将袋泡茶用800ml开水浸泡,连续60天,于第21、41、61天早上8点测定他们的血压,结果如下表

同时,测定的结果还显示,在舒张压和收缩压没有恢复正常的人中,他们的血压也有很大的下降,如果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效果会比单独使用药物治疗要好,并且可以减少药物治疗时的药物用量。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袋泡茶对于高血脂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可以养肾护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鹏,未经刘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5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