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频动态范围压缩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24383.2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胡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动态 范围 压缩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音频动态范围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通过预设控制音量调整当前音频处理帧的峰值和均值,得到修正峰值和修正均值;
当所述修正峰值或所述修正均值不在目标动态范围内时,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衰减或者递增,得到修正控制音量,直到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可将所述修正峰值和所述修正均值调整至满足终止调整条件的范围,所述目标动态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由预设的压缩阈值和扩放阈值确定;
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将所述修正峰值和所述修正均值调整至满足终止调整条件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衰减或者递增的步骤具体为:
当修正峰值大于压缩阈值且修正均值大于扩放阈值时,或者当修正峰值大于压缩阈值且修正均值小于扩放阈值时,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衰减;
当修正峰值小于压缩阈值且修正均值小于扩放阈值时,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递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衰减的步骤具体为:
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按照预设的衰减步长进行若干次衰减;
所述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递增的步骤具体为:
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按照预设的递增步长进行若干次递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修正峰值和所述修正均值不在目标动态范围内时,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衰减或者递增,得到修正控制音量,直到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可将所述修正峰值和所述修正均值调整至满足终止调整条件的范围的步骤具体为:
当修正峰值大于压缩阈值且修正均值大于扩放阈值时,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衰减,得到修正控制音量,直到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可将所述修正峰值调整至小于压缩阈值,或者直到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可将所述修正均值调整至小于扩放阈值;
当修正峰值小于压缩阈值且修正均值小于扩放阈值时,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递增,得到修正控制音量,直到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可将所述修正峰值调整至大于压缩阈值,或者直到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可将所述修正均值调整至大于扩放阈值;
当修正峰值大于压缩阈值且修正均值小于扩放阈值时,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衰减,得到修正控制音量,直到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可将所述修正峰值调整至小于压缩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修正控制音量作为下一音频处理帧的预设控制音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设控制音量调整当前音频处理帧的峰值和均值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根据上一音频处理帧信号平稳或者瞬变的特性,确定当前音频处理帧的帧长度类型,其中,当上一音频处理帧信号平稳时,所述帧长度类型为长帧;当上一音频处理帧信号瞬变时,所述帧长度类型为短帧。
7.一种音频动态范围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峰均值调整单元,用于通过预设控制音量调整当前音频处理帧的峰值和均值,得到修正峰值和修正均值;
控制音量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修正峰值或所述修正均值不在目标动态范围内时,对所述预设控制音量进行若干次衰减或者递增,得到修正控制音量,直到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可将所述修正峰值和所述修正均值调整至满足终止调整条件的范围;
修正峰均值调整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修正控制音量将所述修正峰值和所述修正均值调整至满足终止调整条件的范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终止调整条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修正峰值和修正均值落在目标动态范围内的情况,确定相应的终止调整条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号特性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音频处理帧的信号特性,包括平稳特性和瞬变特性;
帧长度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上一音频处理帧的信号特性,确定当前音频处理帧的帧长度类型。
10.一种包含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音频动态范围压缩装置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43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宝石抛光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内建模拟电源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