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硅薄膜的多层膜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20959.8 | 申请日: | 201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云;郭海成;凌代年;邱成峰;彭华军;黄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86;H01L21/02;B32B9/04;B32B17/00;B32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王凤华 |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多晶 薄膜 多层 膜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显示器的多晶硅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硅薄膜的多层膜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低温非晶硅薄膜晶化可以在廉价的玻璃上制备大面积电子器件并具有较高的迁移率,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金属诱导单向晶化(MIUC)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TFT)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和器件良好的一致性,因此可以将其用于实现平板显示和图像传感器的有源矩阵。
然而,MIUC-TFTs存在掩膜未对准的问题,这是由玻璃衬底在结晶过程中收缩引起的。另外,多晶硅沟道中残留的镍会影响TFT长期的稳定性。
目前有几种减少镍含量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硅氮化物(SiNx)帽层(参见J.H.Choi,J.H.Cheon等人.Displays,26,p.137(2005))或使用基于金属诱导晶化的溶液(简称SMIC,参见Z.Meng.S.Zhao等人,Journal of Display Technology,2(3),pp.265(2006))来获得大晶粒硅(简称GGS)。上述方法能够解决由玻璃衬底收缩引起的各层掩膜的对准误差问题决,但是晶核的随机分布不仅导致退火时间长(这对于大面积玻璃衬底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而且残留在多晶硅中的镍含量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减少镍在多晶硅中的残留并缩短完全结晶的退火时间的用于制备多晶硅薄膜的多层膜结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硅薄膜的多层膜结构,包括:
绝缘衬底;
位于所述绝缘衬底上的阻挡层及非晶硅薄膜层;
位于所述非晶硅薄膜上的氧化物层,所述氧化物层上光刻有间距相同、尺寸相等的凹槽;
位于所述氧化物层及凹槽表面的金属诱导层,
其中,所述非晶硅薄膜经过退火处理后完全转变为连续带状晶畴多晶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缩短了从非晶到多晶的晶化转变时间,即退火时间;
2.减少残留镍的含量。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多层膜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采用现有技术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获得的多晶硅薄膜的光学显微镜图像;
图3示出了使用现有技术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所获得的多晶硅薄膜中结晶面积占薄膜总面积的比值与退火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4(a)示出了使用现有技术的金属横向诱导晶化法(MILC)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晶化后多晶硅薄膜中残留的镍浓度;
图4(b)和4(c)分别显示了通过MILC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所获得的多晶硅薄膜中残留镍的二维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硅薄膜的多层膜结构,其包括:
衬底,该衬底一般采用绝缘材料,如玻璃或石英等做成;
位于衬底上的阻挡层,该阻挡层可选用诸如氧化硅的低温氧化物,用于阻挡衬底上的水分或其它不纯物质向上层的扩散;
在阻挡层上的非晶硅薄膜,该非晶硅薄膜可以采用诸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相沉积(PECVD)或低压化学汽相沉积(LPCVD)的物理沉积方法生长;
在非晶硅薄膜上的氧化物层,其中该氧化物层光刻有分布一致的结晶核线(即“crystalline nucleation lines”,在下文中简称为“CNL”,所称的“线”实际上为凹槽),“分布一致”指的是线的间距相同、线的尺寸相等;
在上述氧化层及线的表面所覆盖的一层金属诱导层,该金属诱导层一般可采用金属Ni,Au,Cu,Al,Pd,Co或Ag,这些金属可采用溅射、热蒸发以及电子束蒸发等方法制备;
利用事先在硅氧化物层上定义的完全等宽的结晶核线可以在较短的退火时间内获得具有带状连续晶畴(即“continuous zonal domain”,在下文中简称为“CZD”)的多晶硅薄膜,使整个多晶硅薄膜成为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进一步使玻璃衬底收缩引起掩膜错位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利用上述结构所获得多晶硅薄膜镍残留浓度也减少了。
下面根据上述实施例给出几个例子。
示例1
1)参照图1,首先使用离子化学汽相沉积(PEVCD)将300nm硅氧化物沉积在Eagle 2000的玻璃衬底上,然后在550℃用低压化学沉积(LPCVD)沉积一层厚度为50nm的非晶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0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