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板固定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06350.5 | 申请日: | 201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1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森;游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郑焱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固定机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路板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及要求均越来越高。由于复杂的集成电路设计将会消耗大量的电能,而这些消耗的电能将会转换成为热量造成温度的上升,因此使得计算机系统中温度上升更形严重。当热量聚集在机壳内部而无法实时散掉时,将造成电子组件无法正常工作。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发展,如WiFi、蓝牙、GPS等通讯技术已经成为笔记型计算机中常见的辅助功能。因此,笔记型计算机中需设置有对应的天线电路板,以提供如WiFi、蓝牙、GPS等功能。为了收讯质量的考虑,这些天线电路板往往是设置在显示壳体的外框部分,现有的天线电路板多是通过螺丝固定并使用散热座对其散热,会增加零件的数量以及组装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电路板固定机构,用以无需螺丝而固定电路板。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路板固定机构,用以固定一电路板,包含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材料为金属。第一壳体包含底面以及夹持件。夹持件设置于底面上,夹持件具有压制面,压制面平行于底面,压制面与底面之间具有间隔,其中电路板容置于间隔之中,压制面接触电路板以定位。
电路板固定机构还包含至少一凸肋,凸肋设置于底面,凸肋接触电路板的侧面以定位。电路板包含有发热组件,压制面接触发热组件。电路板固定机构可还包含导热垫,导热垫设置于压制面接触电路板的一面。电路板包含孔,第一壳体包含设置于底面的凸点,凸点与孔卡合。压制面可具有导引斜面,背向底面延伸。其中第一壳体可为笔记型计算机的显示器后框件,电路板为天线电路板。电路板固定机构还包含有第二壳体以及多个卡合部。卡合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藉以卡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含多个挡墙,挡墙延伸向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包含多个凸点,与电路板上的孔卡合。
第一壳体与其上的各部组件可以为一体成形地制作,电路板夹持在挟持件与底面之间,并通过凸肋固定电路板,第一壳体上的凸点可与电路板上的孔卡合以定位电路板,相较于过去需要使用螺丝将电路板锁固壳体上的固定方式,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零件的成本以及组装工时。除此之外,压制面与电路板进行热交换,使电路板产生的热量经由第一壳体散逸,达成散热的功效而不需额外使用散热座。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本发明的电路板固定机构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绘示将电路板置入图1的电路板固定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3绘示图2中的电路板固定机构的剖面图。
图4绘示本发明的电路板固定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绘示与图4中的第一壳体110搭配的第二壳体180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壳体
110:底面
120:夹持件
122:支撑部
124:压制面
126:导引斜面
130:凸肋
140:凸点
160:电路板
162:孔
164:发热组件
170:导热垫
180:第二壳体
182:挡墙
190:凸块
200:笔记型计算机
210:液晶显示面板
g: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参照图1,其绘示本发明的电路板固定机构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电路板固定机构为用以固定一电路板(图中未绘示),其包含有第一壳体100,其中第一壳体100具有底面110以及夹持件120。其中夹持件120包含有相连的支撑部122以及压制面124,支撑部122连接压制面124与底面110,压制面124与底面110之间具有间隔g。电路板可以容置在此间隔g之中,压制面124则接触电路板以限制电路板在z方向的位移。压制面124上可还包含有导引斜面126,导引斜面126为背向底面110延伸,以方便电路板进入间隔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6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中频X射线探伤机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小型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