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90000707.8 | 申请日: | 2010-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3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F·布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乐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52 | 分类号: | F24J2/52;H01L31/04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曾立 |
| 地址: | 德国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v 模块 屋顶 倾斜 布置 结构 | ||
1.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包括前和后承载型材(6,7),所述承载型材借助于固定在平屋顶(1)上的保持件(10a/b,11a/b)平行隔开地装配在所述平屋顶(1)上,其中,所述前和后承载型材(6,7)分别以其下侧(16,17)与屋顶平行地安放在所述保持件(10a/b,11a/b)中的至少两个上并且所述前和后承载型材分别以其上侧(26,27)以一个角度α相对于所述平屋顶(1)倾斜地共同承载PV模块(4,5),其中,在后承载型材(7)的下侧(17)与上侧(27)之间设置比前承载型材(6)的情况大的支撑高度并且两个承载型材(6,7)的上侧(26,27)在下述区域中相对于所述下侧(16,17)以所述角度α倾斜,所述PV模块(4,5)支撑在所述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在3°与13°之间,优选在5°与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承载型材(6,7)的下侧(16,17)和/或上侧(26,27)中集成有内切式纵向槽(14,15,20,21)。
4.根据权利要求1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承载型材(6,7)的下侧(16,17)和上侧(26,27)中分别集成有内切式纵向槽(14,15,20,21),其中,相对于PV模块(4)垂直的假想平面(31)按照长度切割两个纵向槽(14,15)。
5.根据权利要求1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承载型材(6,7)的上侧(26,27)被倒圆,从而使得PV模块(4,5)切向地或基本上切向地支撑在那里。
6.根据权利要求5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承载型材(6,7)的上侧(26,27)以300mm至900mm之间、优选500mm至700mm之间的半径R倒圆。
7.根据权利要求1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10a/b,11a/b)分别具有平行于屋顶的装配面(12,13),相应的承载型材(6,7)利用其下侧(16,17)与屋顶平行地安放在所述装配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屋顶(1)是梯形板屋顶并且保持件(10a,11a)包括梯形板箍。
9.根据权利要求3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10a/b,11a/b)分别具有平行于屋顶的装配面(12,13),相应的承载型材(6,7)利用其下侧(16,17)与屋顶平行地安放在所述装配面上,所述保持件包括保持适配器(10b,11b),相应的承载型材(6,7)能够利用其内切式纵向槽(14,15)钩在或夹紧在所述保持适配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屋顶(1)是梯形板屋顶并且保持件(10a,11a)包括梯形板箍,所述保持件包括保持适配器(10b,11b),相应的承载型材(6,7)能够利用其内切式纵向槽(14,15)钩在或夹紧在所述保持适配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型材(6,7)在挠曲小的部位上承载所述PV模块(4,5)。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PV模块在平屋顶上的倾斜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型材(6,7)在下述部位上承载所述PV模块(4,5),所述部位从所述PV模块(4,5)的相应端部以边长的约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向内错位。
13.前和/或后承载型材(6,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和/或后承载型材(6,7)被构造用于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倾斜布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乐德有限公司,未经旭乐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900007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