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的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以及电池检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67222.5 | 申请日: | 201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千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检查 装置 方法 以及 系统 | ||
1.一种二次电池,具有:
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BC(1)~BC(n));和
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分别并联连接的多个检测单元(DU(1)~DU(n)),
所述多个检测单元各自包括串联连接的电抗器(42)和齐纳二极管
(45),
各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降伏电压(Vz)比各所述电池单元使用时的输出电压高,
所述多个检测单元各自的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降伏电压(Vz(1)~Vz(n))被设计成阶段性地不同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具有按顺序连接的从第1个到第n个电池单元,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所述多个检测单元具有与从所述第1个电池单元到所述第n个电池单元分别并联连接的从第1个到第n个检测单元,
第i个检测单元中的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降伏电压比第(i+1)个检测单元中的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降伏电压低,其中i为1~(n-1)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在所述二次电池(10)的检查时,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给比所述二次电池使用时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压高的充电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二次电池(10)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
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还搭载有用于产生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力的发电机构(MG1)和控制所述发电机构的控制单元(170、172),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发电机构,以在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时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给比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行驶时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上限值大的恒定电流(It)。
5.一种二次电池的检查装置,所述二次电池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BC(1)~BC(n))和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分别并联连接的多个检测单元(DU(1)~DU(n)),所述多个检测单元各自包括串联连接的电抗器(42)和具有比各所述电池单元使用时的输出电压高的降伏电压(Vz)的齐纳二极管(45),所述检查装置具有:
串联连接的多个检测电抗器(52(1)~52(n));和
与所述多个检测电抗器串联连接而构成闭合电路的电压检测器(55),
所述多个检测电抗器被配置成:在对所述二次电池安装上所述检查装置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时,与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降伏电压(Vz(1)~Vz(n))被设定成阶段性地不同的值的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中的所述电抗器一一对应地磁耦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装置,其中,
在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时,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给比所述二次电池使用时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压高的充电电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装置,其中,
所述二次电池(10)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
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还搭载有用于产生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力的发电机构(MG1)和控制所述发电机构的控制单元(170、172),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发电机构,以在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时向所述二次电池供给比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行驶时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上限值大的恒定电流(It)。
8.一种电池检查系统,具有二次电池(10)和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装置(50),
所述二次电池包括:
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BC(1)~BC(n));和
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分别并联连接的多个检测单元(DU(1)~DU(n)),
所述多个检测单元各自具有串联连接的电抗器(42)和齐纳二极管(45),
各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降伏电压(Vz)比各所述电池单元使用时的输出电压高,
在所述多个检测单元各自中,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降伏电压(Vz(1)~Vz(n))被设计成阶段性地不同的值,
所述检查装置包括:
串联连接的多个检测电抗器(52(1)~52(n));和
与所述多个检测电抗器串联连接而构成闭合电路的电压检测器(55),
所述多个检测电抗器被配置成:在对所述二次电池安装上所述检查装置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时,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中的所述电抗器一一对应地磁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72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