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66453.4 | 申请日: | 201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悟;石井良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G5/16 | 分类号: | F16G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适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自动车等车辆用的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以下称为CVT),具有在分别作为可变轮的驱动侧带轮与被驱动侧带轮之间架设无端的传动带而成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在这样的CVT中使用的传动带,由作为芯材的无端带状环和将板厚方向朝向无端带状环的轴线方向地保持于无端带状环的多个元件构成,通过多个元件在无端带状环的轴线方向上压接或者张力作用于无端带状环,从而能够从驱动侧带轮向被驱动侧带轮传递转矩。
作为这种传动带,多使用如下所述的传动带:例如在多个元件上分别形成有向传动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开口的左右一对凹部,2根无端带状环被收纳于两凹部,从而在2根无端带状环之间保持多个元件。另外,在这种传动带中,在元件的一面侧形成有锁定边缘,在传动带卷绕于各带轮时,在使多个元件与限于各自的锁定边缘部的元件接触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邻接的元件相对摆动。而且,为了高效地制造这样的传动带的元件,众所周知,准备实施了滚压加工等使得板厚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不同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台阶差的带状的钢板(下面,也称为粗制型材),在该台阶差成为锁定边缘的位置从粗制型材顺序冲切出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如果元件的平坦度不良,则层叠后的元件彼此不会紧密接合而向环的组装就变得困难,并且/或者元件彼此的间隔不均匀,基于传动带的驱动侧以及被驱动侧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效率下降,所以如下所述的元件制造方法众所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即在元件的制造时,通过对层叠状态的元件施加大小不同的检查载荷时在该层叠元件全长的收缩量是否出现一定量以上的变化,判定是否是具有应变和/或弯曲的平坦度不良的元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92459号公报(参照图6、图13)
专利文献2:特开2001-3305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从带状的粗制型材冲切元件的现有的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中,在通过模具从粗制型材冲切元件时,成为在相对于该元件的冲切部位的材料进给方向的至少一侧存在由于在先元件的冲切而形成的开口部的状态,出于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需要,该开口部接近于冲切部位。因此,在与冲切工序中的材料进给方向相对应的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两侧在元件的板厚上容易产生不均匀,有时在粗制型材的材料板厚本身也产生不均匀的加工批次不同的元件之间,在其板厚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另外,这里所说的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两侧处的元件板厚的不均匀每个都非常小,但在将例如400个元件层叠起来时,能够产生超过0.4mm的误差。
另外,利用带状的钢板准备通过滚压加工等成形了与锁定边缘相对应的台阶差的粗制型材,从该粗制型材冲切元件,所以不但元件的制造成本升高,而且元件的大部分的板厚变大,所以传动带的轻量化变得困难。对于带宽度方向两侧的元件的板厚不均匀的问题,还能够通过增大从粗制型材冲切元件的间隔来消除,但该情况下材料利用率下降,所以在冲切加工中也会产生导致元件的制造成本升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根据层叠元件的全长相对于大小不同的检查载荷的收缩量变化来判定是否是平坦度不良的元件的现有传动带的制造方法中,下述的可能性较高:对于被判定为不良的层叠元件,即使含有相当多如果个别检查则为没有应变和/或弯曲的合格品的元件,它们仍被判定为不良;对于被判定为良品的层叠元件,即使含有应变和/或弯曲较大的元件,该元件也会被作为合格品来使用。因此,具有下述的问题:元件不良的产生率升高导致传动带的制造成本升高,或者安装了传动带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耐久性会由于传动带轮与元件的边缘接触(edge contact)等而下降。不但如此,还具有下述的问题:在根据层叠元件的全长相对于大小不同的检查载荷的收缩量变化来判定平坦度不良时,无法针对上述带宽度方向两侧的元件的板厚的不均匀进行良否判定。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低成本地制造轻量元件、而且能够充分确保带式传动机构的耐久性的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6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