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65059.9 | 申请日: | 2010-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1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诚;佐藤亮次;相马贵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L9/18 | 分类号: | B60L9/18;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动车辆,具有:
电动发电机(MG),构成为能够在该电动发电机和与驱动轮(80)联结的驱动轴(60)之间相互传递转矩;
包括蓄电装置(B)的直流电源(10#);
变换器(14),用于在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电动发电机之间进行双向的直流/交流电力变换;和
马达控制部(35),用于根据所述电动发电机的转矩指令值(Trqcom)和状态值,控制构成所述变换器的多个电力用半导体开关元件(Q3-Q8),
所述马达控制部包括直流偏置生成部(260),所述直流偏置生成部(260)用于在加速踏板(51)释放时,根据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状态来控制所述变换器,以在所述电动发电机的各相交流电流上叠加直流电流成分(If)。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还具有:
充放电监视部(40),用于基于所述蓄电装置(B)的充电状态,设定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电力上限值(Win);和
车辆控制部(50),用于基于车辆状态和由所述充放电监视部所设定的所述充电电力上限值,设定所述转矩指令值,
所述车辆控制部包括判定部(52),所述判定部(52)用于判定相当于再生发电电力的第1电力(-Wrb#)是否超过所述充电电力上限值,所述再生发电电力是通过由所述电动发电机(MG)输出在所述加速踏板(51)释放时为了确保预定的减速度所需的减速转矩(-Trb)而产生的,
在所述加速踏板(51)释放时,当判定为所述第1电力超过所述充电电力上限值时,所述直流偏置生成部(260)控制所述变换器(14),以在所述各相交流电流上叠加所述直流电流成分(If)。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
所述车辆控制部(50)还包括转矩指令值设定部(54),所述转矩指令值设定部(54)用于以所述电动发电机(MG)产生的再生发电电力不超过所述充电电力上限值(Win)的范围内的方式来限制并设定所述转矩指令值(Trqcom),
在所述第1电力(-Wrb#)超过所述充电电力上限值的充电限制时所述加速踏板(51)释放时,所述直流偏置生成部(260)和所述转矩指令值设定部设定所述直流电流成分的电流量和所述转矩指令值,以通过所述转矩指令值与由所述直流电流成分(If)产生的拖拽转矩之和来确保所述所需的减速转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
在所述充电电力上限值(Win)被设定为零的充电禁止时,所述转矩指令值设定部(54)将所述转矩指令值(Trqcom)设定为零,
在所述充电禁止时,所述直流偏置生成部(260)将所述直流电流成分(If)的电流量设定为预定值(I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还具有:
充放电监视部(40),用于基于所述蓄电装置(B)的充电状态,设定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电力上限值(Win);和
车辆控制部(50),用于基于车辆状态和由所述充放电监视部所设定的所述充电电力上限值,设定所述转矩指令值(Trqcom),
在所述充电电力上限值被设定为零的充电禁止时,所述车辆控制部将所述转矩指令值设定为零,
在所述充电禁止时,所述直流偏置生成部(260)将所述直流电流成分(If)的电流量设定为预定值(I1)。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
所述马达控制部(35)包括:
控制指令生成部(210、220、240、250),用于基于所述转矩指令值(Trqcom)和所述状态值,生成向所述电动发电机(MG)施加的施加电压的电压指令值(Vu、Vv、Vw);
加法运算部(251-253),用于在所述直流偏置生成部(260)执行所述直流电流成分(If)的叠加时,对所述电压指令值加上与所述直流电流成分相应的偏置电压(Vf);
载波控制部(270),用于控制载波的频率(fc);和
调制部(280),用于基于由所述加法运算部处理后的所述电压指令值与所述载波的比较,生成所述多个电力用半导体开关元件(Q3-Q8)的接通断开控制信号(SG3-SG8),
在执行所述直流电流成分的叠加时,与不执行所述直流电流成分的叠加时相比较,所述载波控制部使所述载波的频率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50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选导体矿与非导体矿的装置
- 下一篇:自动微量注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