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的铰接臂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60906.2 | 申请日: | 201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2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费拉里;彼得·钱普;劳伦特·德福奇;琼-保罗·德莱莫斯;蒂博·迪波塔尔;琼-吕克·法梅雄;杰里·格伦特;洪冬梅;海因茨·利普纳尔;丹尼·鲁;伊利·沙马斯;克努特·西尔克斯;霍加尔·泰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边形度量衡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12 | 分类号: | G01B5/012;G01B5/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铰接 | ||
1.一种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包括:
铰接臂,包括多个传动元件,多个至少将两个所述传动元件相连接的连接元件,位于远端的坐标获取元件和位于近端的底座;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元件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器,至少两个所述编码器被包含在一体式外罩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一体式外罩包括可移除的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可移除的盖部盖合所述外罩的开口,编码器可通过该开口插入所述外罩。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外罩包括转轴接收部和转动接收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编码器用于探测绕至少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的转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编码器能够被独立插入和移除。
7.一种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包括:
铰接臂,包括多个铰接臂元件,位于远端的坐标获取元件和位于近端的底座;和
气弹簧平衡,在相邻所述铰接臂元件之间的转动点支撑所述铰接臂;
其中,所述气弹簧平衡在相对于所述底座更接近所述转动点的一点,连接于更靠近所述底座的所述铰接臂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气弹簧平衡包括整体锁紧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气弹簧平衡包含氮气。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气弹簧平衡包括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能够增加阻碍所述气弹簧平衡运动的阻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制动结构包括控制杆和插销,该插销能够开启和关闭所述气弹簧平衡内的孔,以控制气流量。
12.一种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包括:
铰接臂,包括多个铰接臂元件,位于远端的坐标获取元件和位于近端的底座;和
气弹簧平衡,在相邻所述铰接臂元件之间的转动点支撑所述铰接臂;
其中,当所述气弹簧平衡处于大体上水平的位置时,在所述转动点的转动可以使得所述两个相邻的铰接臂元件之一处于大体上水平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气弹簧平衡包括整体锁紧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气弹簧平衡包含氮气。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气弹簧平衡包括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能够增加阻碍气弹簧平衡运动的阻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制动结构包括控制杆和插销,该插销能够开启和关闭所述气弹簧平衡内的孔,以控制气流量。
17.一种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包括:
铰接臂,包括多个铰接臂元件,位于远端的坐标获取元件和位于近端的底座;和
手柄,包括电子设备,且该手柄可移除的连接于所述坐标获取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手柄提供模块化功能。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铰接臂热隔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其中所述手柄与所述铰接臂热隔离。
21.一种操作铰接臂坐标测量机器的方法包括:
通过动作对坐标测量机器输入指令,该动作是从下列群组中挑选,该群组由将所述铰接臂置于预先设定位置的动作和以预先设定的方式移动所述铰接臂的动作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输入步骤不需要启动任何按钮、操作杆、转盘或其他传统驱动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边形度量衡股份公司,未经六边形度量衡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09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电子设备
- 下一篇: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