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脂组合物以及用于制备润滑脂组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4614.X | 申请日: | 201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F.C.M.费德拉尔斯;S.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SKF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23/02 | 分类号: | C10M123/02;C10M113/12;C10M117/02;C10N10/02;C10N10/04;C10N20/02;C10N30/06;C10N40/02;C10N40/04;C10N50/10;C10N70/00;C10N3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贾静环 |
| 地址: | 荷兰尼***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组合 以及 用于 制备 方法 | ||
1.非氢氧化物类润滑脂组合物,其包含基础油和增稠剂,所述增稠剂包含无定形亲水性氧化硅颗粒以及不同有机酸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盐,其中所述氧化硅颗粒具有的BET比表面积为至少50m2/g,并且其中所述金属盐的量为4-25重量%,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金属盐为基本上纯的金属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至少80%的所述氧化硅颗粒具有的平均粒径为5-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氧化硅颗粒为无定形亲水性气相法氧化硅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润滑脂组合物,其包含有机酸的一种类型的金属盐。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一种金属盐的有机酸包含18个碳原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润滑脂组合物,其包含有机酸的第一金属盐和有机酸的第二金属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盐的有机酸和第二金属盐的有机酸包含不同数量的碳原子。
8.根据权利要7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盐的有机酸包含2-16个碳原子,第二金属盐的有机酸包含20-24个碳原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润滑脂组合物,其包含有机酸的第一金属盐、有机酸的第二金属盐和有机酸的第三金属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盐的有机酸、所述第二金属盐的有机酸和所述第三金属盐的有机酸各包含不同数量的碳原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盐的有机酸包含2-16个碳原子,第二金属盐的有机酸包含20-24个碳原子,和第三金属盐的有机酸包含18个碳原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润滑脂组合物,其至少包含12-羟基硬脂酸的金属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金属盐的量为5-20重量%,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盐的量为0.5-8重量%,并且所述第二金属盐的量为0.5-8重量%,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有机酸为脂肪酸。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的润滑脂组合物,其包含少于7种不同有机酸的金属盐。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金属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金属为钙。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任何可能的顺序混合基础油、无定形亲水性氧化硅颗粒和不同有机酸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盐,并且在混合之前或之后,使所述无定形亲水性氧化硅颗粒、所述不同有机酸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盐或其混合物经历机械处理、热处理或者机械处理和热处理两者。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a)使所述无定形亲水性氧化硅颗粒经历机械处理、热处理或者机械处理和热处理两者;和
(b)混合如此得到的无定形亲水性氧化硅颗粒与基础油以及所述不同有机酸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盐,从而形成润滑脂组合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a)混合所述无定形亲水性氧化硅颗粒与基础油以及所述不同有机酸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盐,从而形成润滑脂组合物;和
(a)使如此形成的润滑脂组合物经历机械处理、热处理或者机械处理和热处理两者。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热处理中施加45-90℃的温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用于润滑轴承、传动装置或联接器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F私人有限公司,未经SKF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46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