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机构的润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2736.5 | 申请日: | 201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5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鸟居武史;大西智广;宫泽孝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3/54;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机构 润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自动变速器和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等中使用的变速机构的润滑结构,详细涉及行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众所周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多个旋转构件,所述多个旋转构件包括位于中心的太阳轮、在太阳轮的周围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小齿轮、支撑小齿轮的行星架、与小齿轮啮合并且以包围该小齿轮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齿圈。在自动变速器和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等中,组合该行星齿轮机构和离合器及制动器等摩擦接合构件,来构成对来自动力源(发动机或马达)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机构。
在这样的变速机构中以往提出有如下的方案:在太阳轮的齿根设置有油孔,利用随着太阳轮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从该油孔飞散的油,来润滑行星齿轮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这样从太阳轮的油孔供给油的变速机构中还提出有如下的方案:在行星架上设置有与该太阳轮在轴向上重叠的油槽构件,收集从太阳轮的油孔飞散的油并供给至小齿轮(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157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2-722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上述专利文献1及2的变速机构那样,若通过从设置在太阳轮的齿根的油孔供给的油来润滑行星齿轮机构,则在太阳轮被固定了的情况下,有时不能从该油孔充分地供给润滑行星齿轮机构所需要的量的油。
另外,因为小齿轮在太阳轮的外周进行公转,所以仅润滑与设置有该油孔的太阳轮的啮合齿相啮合的齿的附近,油孔间的与太阳轮的啮合齿相啮合的齿的附近润滑性能产生差异,并且若想要提高润滑性能来增加上述油孔的数量,则存在加工成本增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机构的润滑结构,通过在行星架上一体地安装储油盘(oil receiver),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1个问题,该储油盘捕集隔着行星架的侧板而与小齿轮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油,并将捕集到的油供给至小齿轮的齿面。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的变速机构的润滑结构中,该变速机构具有行星齿轮机构(DP),在该行星齿轮机构(DP)中,在太阳轮(5)的周围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小齿轮(6a、6b)经由小齿轮轴(10、11)被行星架(9)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结构具有一体地安装在所述行星架(9)上的储油盘(40),该储油盘(40)具有捕集部(41)和引导部(42),其中,该捕集部(41)在隔着所述行星架(9)的侧板(9a、9b)与所述小齿轮(6a、6b)一侧相反的一侧,捕集从内径侧飞散来的油,该引导部(42)引导被所述捕集部(41)捕集到的油,所述引导部(42)穿过所述行星架(9)的侧板(图1中的9a、9b),在比所述小齿轮轴(图1中的11、图3中的10)的中心(图1中的X、图3中的Y)更靠内径侧的位置形成有开口,用于向所述小齿轮(例如图1中的6b、图3中的6a、6b)的齿面(例如图1中的6b2、图3中的6a2、6b2)供给油。
另外,优选:具有离合器(C-4),该离合器(C-4)的油压伺服机构(21)与所述储油盘(40)相邻地配置,所述储油盘(40)的捕集部(41)捕集通过了所述离合器(C-4)的油压伺服机构(21)的油。
具体地说,所述储油盘(40)是维持所述离合器(C-4)的油压伺服机构(21)与所述行星架(9)之间的间隔的垫圈。
而且,优选:所述储油盘(40)的引导部(42)以与所述小齿轮(6a)并列的方式从所述行星架(9)的安装有储油盘(40)一侧的侧板(9a)延伸到另一侧的侧板(9b),并且在沿着所述小齿轮(6a)的齿面的多处形成有开口。
另外,优选:所述小齿轮(6a、6b)是啮合齿(6a1、6b1)倾斜并形成为螺旋状的斜齿轮,并且被驱动而以沿一个方向自转的方式旋转,所述储油盘(40)的引导部(42)在根据所述沿一个方向自转(B、C)的情况而沿着所述小齿轮(6a、6b)的螺旋状的啮合齿(6a1,6b1)流动的油的移动方向上游侧具有开口部(42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艾达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艾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2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