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成型件和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2422.5 | 申请日: | 201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西格弗里德·贝格哈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格弗里德·贝格哈默 |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E04B1/80;F16L59/06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 地址: | 奥地***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成型 制造 方法 | ||
1.隔热成型件,具有上部(7)和下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7)和下部(8)构造为一体的注塑件或压铸件,所述上部和下部在其内部具有空腔,这些空腔分别构造为彼此气密地分开的室(3),上部(7)和下部(8)分别构造为长方体形,并且上部(7)相对于下部(8)在对角线的方向上略微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成型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3)中存在负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隔热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7)由复合材料制成,该复合材料具有由天然材料或再生材料构成的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隔热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8)由复合材料制成,该复合材料具有由天然材料或再生材料构成的添加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隔热成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是具有低导热性的、添加有空心玻璃球的PU硬质泡沫。
6.用于制造隔热成型件的方法,所述隔热成型件具有上部(7)和下部(8),其特征在于,在注塑或压铸法范畴的第一方法步骤中,将上部(7)的具有由天然材料或再生材料构成的添加剂的复合材料引入第一模具中,并且在可熔型芯法范畴的第二方法步骤中,将下部(7)的具有由天然材料或再生材料构成的添加剂的复合材料引入第二模具中,所述第二模具包含具有单个可熔体的可熔型芯,各个可熔体通过第二模具中的开口(1)与外部连通,并且在第二方法步骤之后可熔体熔化流出,以形成各个室(3)。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可熔体熔化流出后在所述室(3)中产生负压,此后气密地封闭室(3)。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UV辐射对隔热成型体进行后硬化。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7)和下部(8)的复合材料在25℃时具有8000-12000mPa·s(10000厘泊)的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7)和下部(8)的复合材料在93.3℃和121.1℃(200°F和250°F)之间的温度下硬化。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7)和下部(8)的复合材料具有基质树脂,所述基质树脂包含一种液态的酚醛树脂、一种缩水甘油基封端的环氧稀释剂以及至少一种潜在交联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稀释剂为1,4-二缩水甘油基羟基丁烷。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在交联剂在82℃和121℃(180°F和250°F)之间的温度下活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在交联剂是三氯化硼胺络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稀释剂占环氧树脂总量的按重量5-12%、优选按重量8-10%、优选按重量9%。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在交联剂占环氧树脂总量的按重量1-10%、优选按重量3-7%、优选按重量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格弗里德·贝格哈默,未经西格弗里德·贝格哈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24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总线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掘进工作面井巷全自动安全装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