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32211.3 | 申请日: | 201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1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牛神义行;藤井宣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B21B3/02;C22C38/00;C22C38/06;C22C38/60;C23C8/26;H01F1/1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性 电磁 钢板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
对硅钢素材进行热轧得到热轧钢带的工序,所述硅钢素材含有Si:0.8质量%~7质量%、酸可溶性Al:0.01质量%~0.065质量%、N:0.004质量%~0.012质量%、Mn:0.05质量%~1质量%、及B:0.0005质量%~0.0080质量%,以总量计含有0.003质量%~0.015质量%的选自于由S和Se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C含量为0.085质量%以下,残余部分包含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对所述热轧钢带进行退火而得到退火钢带的工序;
将所述退火钢带进行1次以上冷轧而得到冷轧钢带的工序;
对所述冷轧钢带进行脱碳退火而得到产生了一次再结晶的脱碳退火钢带的工序;
将以MgO为主成分的退火分离剂涂布在所述脱碳退火钢带上的工序;
通过所述脱碳退火钢带进行最终退火而产生二次再结晶的工序,
进而具有下述工序:在从所述脱碳退火的开始到最终退火中的二次再结晶的出现为止的期间,进行使所述脱碳退火钢带的N含量增加的氮化处理,
进行所述热轧的工序具有:
将所述硅钢素材在1000℃~800℃的温度区域保持300秒以上的工序;
和在其后进行精轧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硅钢素材不含Se时,在进行所述热轧的工序之前,具有将所述硅钢素材加热到下述式(1)所示的温度T1以下的温度的工序,
T1=14855/(6.82-log([Mn]×[S]))-273 (1)
其中,T1的单位为℃;[Mn]表示所述硅钢素材的Mn含量,单位为质量%;[S]表示所述硅钢素材的S含量,单位为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硅钢素材中不含S时,在进行所述热轧的工序之前,具有将所述硅钢素材加热到下述式(2)所示的温度T2以下的温度的工序,
T2=10733/(4.08-log([Mn]×[Se]))-273 (2)
其中,T2的单位为℃;[Mn]表示所述硅钢素材的Mn含量,单位为质量%;[Se]表示所述硅钢素材的Se含量,单位为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硅钢素材含有S和Se时,在进行所述热轧的工序之前,具有将所述硅钢素材加热到下述式(1)所示的温度T1以下、且下述式(2)所示的温度T2以下的温度的工序,
T1=14855/(6.82-log([Mn]×[S]))-273 (1)
T2=10733/(4.08-log([Mn]×[Se]))-273 (2)
其中,T1的单位为℃;T2的单位为℃;[Mn]表示所述硅钢素材的Mn含量,单位为质量%;[S]表示所述硅钢素材的S含量,单位为质量%;[Se]表示所述硅钢素材的Se含量,单位为质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氮化处理后的钢带的N含量[N]满足下述式(3)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氮化处理,
[N]≥14/27[Al]+14/11[B]+14/47[Ti] (3)
其中,[N]表示所述氮化处理后的钢带的N含量,单位为质量%;[Al]表示所述氮化处理后的钢带的酸可溶性Al含量,单位为质量%;[B]表示所述氮化处理后的钢带的B含量,单位为质量%;[Ti]表示所述氮化处理后的钢带的Ti含量,单位为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22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