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在蒸汽熨斗的底板中的蒸汽排放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21068.8 | 申请日: | 201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1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Y·L·庞;A·P·辛;B·T·谭;R·A·雷斯梅尔;A·K·凯斯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75/20 | 分类号: | D06F75/20;F22B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王小衡 |
| 地址: | 荷兰艾恩***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熨斗 底板 中的 蒸汽 排放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蒸汽器件中的排放单元,其包括:
-用于容纳水-蒸汽混合物的流动并且对水-蒸汽混合物进行加热的腔室;
-用于把水-蒸汽混合物提供到所述腔室的入口;以及
-用于从所述腔室排出蒸汽的出口。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在蒸汽熨斗中的底板,其被配备有至少一个蒸汽排放单元。
背景技术
包括用于接收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所谓湿蒸汽(即水-蒸汽混合物)并且排出干蒸汽的蒸汽器件是已知的。举例来说,HU 193751公开了一种具有蒸汽排放单元的蒸汽器件,所述蒸汽排放单元被称作冷凝容器,并且具有圆柱形内部空腔以及用于将湿蒸汽放入所述空腔的入口。在蒸汽器件的操作期间,对被提供到冷凝容器的所述空腔的湿蒸汽施加旋转运动,从而使得通过离心力将水滴与蒸汽分离。从所述容器将水排出或者通过加热将水蒸发,并且与所述旋转运动的轴对齐排出蒸汽,即在中心位置处排出蒸汽。具体来说,所述冷凝容器所采取的形式是带有圆柱形空腔、切线蒸汽入口管道以及同心干蒸汽排放管道的外罩。HU 193751还公开了一种在其底座中配备有圆盘状蒸发器空腔的手动蒸汽熨斗,其中每一个空腔充当前面所描述的冷凝容器。
从HU 193751获知的冷凝容器的一个缺点在于可能会发生喷溅。喷溅是蒸汽熨斗领域内的一个公知的问题,并且涉及到一种不合期望的情况,其中从底板释放的蒸汽会一同携带水滴,其结果是将要熨烫的物品可能会变湿,并且甚至可能被弄脏。所述冷凝容器被设计成仅仅排出干蒸汽,但是在实践中会发生水滴与蒸汽流一起从所述容器逸出的情况。造成这一问题的有多种因素。其中特别由于冷凝容器被制作成装配到熨斗底板内部,因此所述冷凝容器具有浅而紧凑的设计。其结果是,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距离相对较短,并且水-蒸汽混合物不会保留在容器中足够长的时间以使得水蒸发和/或流向容器的排放口。
一般来说,在其中蒸汽被分开地生成并且经由软管或其他适当中间构件被传送到排放单元(其例如可以是蒸汽熨斗的底板或者蒸汽烫头)的蒸汽器件中,可能会沿着蒸汽流动路径发生冷凝,从而导致水与蒸汽一起以相对较高的速度进入排放单元。此外,在蒸汽发生器中可能会由于水垢和杂质的聚集而形成泡沫,从而导致水与蒸汽一起被载送到排放单元。在熨斗中有可能用户选择低温设定。但是对于这样的设定会获得低能含量,从而导致难以/不可能实现进入排放单元的腔室的水的足够快速的蒸发。由于任何前面所提到的因素,在激活蒸汽的同时可能会从排放单元漏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保持例如适用在蒸汽熨斗的底板中的蒸汽排放单元的浅而紧凑的设计的同时提供一种针对喷溅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一种解决方案以确保将水有效地保留在排放单元的腔室内。
本发明的所述目的通过一种蒸汽排放单元来实现,其包括:腔室;与所述腔室相关联的入口和出口;在所述腔室内部被设置在从入口到出口的水-蒸汽混合物的流动路径中的屏障;以及同样位于所述腔室内部的疏水表面。
基于在从腔室入口到出口的水-蒸汽混合物的流动路径中存在屏障,使得水无法容易地沿着腔室壁行进到蒸汽入口附近并且随后被喷出。所述屏障被适配成处于朝向出口的直接路线上并阻挡该路线。在根据本发明的排放单元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屏障被围绕出口地设置。举例来说,所述屏障可以被定形为类似于管状物,并且可以从出口位于其中的腔室的壁向内延伸。在任何情况下,所述屏障都在从腔室入口到出口的水-蒸汽混合物的流动路径中构成阻碍(即迫使流动遵循不同于直接路线的另一条路线的物体),这是因为所述流动无法在屏障所处的位置处经过,而是需要绕过所述屏障以便能够继续移动。因此,在屏障的位置处会发生流动的方向改变,这是由于屏障的阻挡功能不允许流动在初始方向上继续。在第一实例中,流动与屏障碰撞,在第二实例中,流动遵循屏障直到所述流动能够经过屏障为止。
此外,基于存在疏水表面,使得避免形成可以很容易地与蒸汽一起流出腔室的连续水膜。申请人执行的测试表明,由于存在疏水表面,确实不会发生漏水。相反,水滴仅仅是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更大的水滴,并且所述更大的水滴下落到腔室内的较低位置而不是产生一片水。当出口位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时,可以确保水无法穿过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1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