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蓝光识别能力得到增强或受到抑制的植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17209.9 | 申请日: | 2010-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4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南洪基;金孝正;郑洙永;李东熙;洪成铉;崔玄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项工科大学产学协力团 |
| 主分类号: | A01H1/00 | 分类号: | A01H1/00;C12N15/29;C12N15/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费碧华 |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识别 能力 得到 增强 受到 抑制 植物 方法 | ||
1.一种生产蓝光感知能力增强的植物的方法,包括:
(I)超量表达具有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或类似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和
(II)选择由于所述基因的超量表达导致蓝光感知能力增强了的植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类似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编码具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量表达步骤(I)包括将编码具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的多核苷酸转化入植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量表达步骤(I)包括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其中,编码具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的多核苷酸可操作地与调控核苷酸序列连接,用所述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并且将已转化的该农杆菌转染到植物体内。
5.一种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生产的蓝光感知能力增强的植物。
6.一种生产蓝光感知能力受抑制的植物的方法,包括:
(I)下调具有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或类似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的表达;和
(II)选择由于所述基因表达的下调而表现出蓝光感知能力受抑制的植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类似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编码具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调步骤(I)包括用互补于选自下列一组的序列之一的反义核苷酸序列转化植物:具有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基因的mRNA、具有类似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和具有类似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的mRNA。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反义核苷酸序列转化植物包括构建一种表达载体,其中,所述反义核苷酸序列可操作地与调控核苷酸序列连接,将所述表达载体转化入农杆菌,并且将已转化的该农杆菌转染到植物体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调步骤(I)是用选自下列一组的方式中的一种实现的:基因缺失、基因插入、T-DNA导入、同源重组、转座子标记、和siRNA(小干扰RNA)。
11.一种用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生产的蓝光感知能力受抑制的植物。
12.一种生产花色苷超积累植物的方法,包括:
(I)超量表达具有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或类似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和
(II)选择由于所述基因的超量表达形成的花色苷超积累的植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类似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编码具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量表达步骤(I)包括将编码具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的多核苷酸转化入植物体内。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超量表达步骤(I)包括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其中,编码具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的多核苷酸可操作地与调控核苷酸序列连接,用所述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化农杆菌,并且将已转化的该农杆菌转染到植物体内。
16.用权利要求12-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生产的花色苷超积累植物。
17.一种选择转化植物的方法,包括:
(I)用一种表达载体转化植物,所述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和调控核苷酸序列,所述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编码导致所述花色苷超积累的蛋白;和
(II)选择花色苷超积累的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项工科大学产学协力团,未经浦项工科大学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72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移动照相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拟采动煤层底板突水试验的侧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