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通信的信标模式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09858.4 | 申请日: | 201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M·卡斯林;M·蒂罗宁;K·莱佩宁;S·维尔塔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J3/06;H04W48/18;H04W76/02;H04L12/28;H04W84/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杨博;杨晓光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通信 信标 模式 | ||
1.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信标帧,所述信标帧包括与无线网络对应的定时信号、相关联的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相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
将定时信号功能与所接收的信标定时信号同步;以及
基于定时信号功能、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确定运行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预先定义的信息元素中的信标帧中传输相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与信标周期相关联,因为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是信标周期的倍数。
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定时信号功能、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确定运行模式包括:选择是否根据所述定时信号或稀释的信标周期在网络中成为活动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网络中成为活动的包括,与其他联网设备竞争对无线通信介质的接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其他联网设备传输所确定的运行模式。
7.一种方法,包括:
启动无线网络;以及
传输一个或多个信标帧,所述信标帧包括与所述无线网络对应的定时信号、相关联的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相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与信标周期相关联,因为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是所述信标周期的倍数。
9.一种包括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被配置为接收信标帧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信标帧包括与无线网络对应的定时信号、相关联的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相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
被配置为将定时信号功能与所接收的信标定时信号同步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及
被配置为基于定时信号功能、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确定运行模式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在预先定义的信息元素中的信标帧中传输相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与信标周期相关联,因为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是信标周期的倍数。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基于定时信号功能、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确定运行模式包括:选择是否根据所述定时信号或稀释的信标周期在网络中成为活动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在网络中成为活动的包括,与其他联网设备竞争对无线通信介质的接入。
14.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进一步包括,向其他联网设备传输所确定的运行模式。
15.一种包括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被配置为启动无线网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及
被配置为传输一个或多个信标帧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信标帧包括与所述无线网络对应的定时信号、相关联的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相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与信标周期相关联,因为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是所述信标周期的倍数。
17.一种设备,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信标帧,所述信标帧包括与无线网络对应的定时信号、相关联的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相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
将定时信号功能与所接收的信标定时信号同步;以及
基于定时信号功能、信标周期指示以及稀释的信标周期指示,确定运行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在预先定义的信息元素中的信标帧中传输相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与信标周期相关联,因为所关联的稀释的信标周期是所述信标周期的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公司,未经诺基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8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施工事故中管道逃生系统
- 下一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