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漆房室无尘化过滤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9122021.5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2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尹显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双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8 | 分类号: | F24F13/28;F24F3/16;F24F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9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室 无尘化 过滤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过滤处理装置,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针对家具加工制造中对进入工作环境的空气除尘过滤的漆房室无尘化过滤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家具生产中的油漆工艺环节对环境要求很高,油漆工作区要求基本达到无尘环境。一般采用环保空调风机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引入面漆工作区,使漆房室内空气压强大于室外空气压强,避免当工件或工人进出漆房时,将灰尘或其它空气漂浮物带入漆房内,影响喷漆质量。
由于空气中悬浮颗粒较多,空气进入空调风机之前必须粗过滤一次,否则影响风机寿命。传统方法是在空调风机外面加一层过滤棉,滤除空气中较大悬浮颗粒。但由于过滤面积较小,过滤面经常堵塞,加大风机负荷。
漆房下部的过滤传统方式是加整面过滤棉,但由于油漆悬浮物是从工人手中气枪中喷出,这样导致油漆颗粒总是将下层过滤棉堵塞,并且下层过滤棉堵塞后,油漆颗粒会向上从过滤棉过滤,油漆颗粒会粘附在操作工人脸部、头部,并且极易被工人吸入鼻孔,威胁员工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家具生产过程中对进入工作环境的空勤进行除尘过滤的漆房室无尘化过滤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一种漆房室无尘化过滤处理系统,包括安置该系统的漆房室,漆房室的房顶外部安置有数台空调风机,所述安置于漆房室房顶上的空调风机外围还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顶部设置有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蜂窝板,蜂窝板上的蜂窝孔与过滤布袋的上端袋口相连接,过滤布袋垂直悬吊在蜂窝板上。
所述漆房室室内的顶部设置有蜂窝梁,蜂窝梁的下端连接有房顶过滤吊顶。
所述漆房室室内的一侧壁上还安置有过滤网笼。
所述漆房室的房顶上还设置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下端的进风口与过滤网笼相连通。
所述支撑骨架的四周侧面架体上包裹有过滤布料。
所述过滤布袋下端袋尾处设有闭合袋尾开口的绳结,以利于清洁处理过滤布袋中积存的灰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空气经过蜂窝板、过滤布袋粗过滤后进入空调风机净化(经粗过滤可以延长空调风机使用寿命),通过空调风机向室内产生正压风,气流通过蜂窝梁均匀分布在漆房房顶,经过房顶过滤吊顶再次被净化处理后。油漆工人在漆房室内的工作区喷漆时,气流会带走多余漆雾,并经过过滤网笼的过滤,将油漆过滤,最后通过出风通道排出漆房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蜂窝板加过滤布袋模式,有效增大过滤面积,极大的减少风阻,并且过滤布袋不易堵塞,附着颗粒经轻微抖动就可以下沉到布袋袋底。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过滤网笼模式,直接把过滤面集中在工人腰部以下,并且又能远远超过传统过滤面积,过滤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漆房室、2-出风通道、3-蜂窝板、4-过滤布袋、5-支撑骨架、6-房顶过滤吊顶、7-过滤网笼、8-空调风机、9-蜂窝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漆房室无尘化过滤处理系统,包括安置该系统的漆房室1,漆房室1的房顶外部安置有数台空调风机8,所述安置于漆房室1房顶上的空调风机8外围还设置有支撑骨架5,所述支撑骨架5的顶部设置有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蜂窝板3,蜂窝板3上的蜂窝孔与过滤布袋4的上端袋口相连接,过滤布袋4垂直悬吊在蜂窝板3上。
如图1、2所示,所述漆房室1室内的顶部设置有蜂窝梁9,蜂窝梁9的下端连接有房顶过滤吊顶6。所述漆房室1室内的一侧壁上还安置有过滤网笼7。所述漆房室1的房顶上还设置有出风通道2,出风通道2下端的进风口与过滤网笼7相连通。所述支撑骨架5的四周侧面架体上包裹有过滤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双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双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122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