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缓冲室的换热水箱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701127.3 | 申请日: | 201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5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邹国营;李建平;郑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帅康热水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 地址: | 31549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缓冲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换热水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缓冲室的换热水箱。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夹层换热水箱内胆有用不锈钢制成或是碳钢搪瓷制成,胆外壁加有介质夹层,介质夹层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成一闭路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中采用防冻和防沸的液体热介质灌入,由液体热介质循环传送热量,使水箱中的水逐步升温。但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夹层空间容积一定,当内胆受热膨胀时,夹层压力瞬间增大,当夹层压力超出内胆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就会破坏内胆(搪瓷脱落、内壁腐蚀、水箱漏水),使水箱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由于液体热介质长时间受热,从而导致蒸发,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热介质,则会引起换热面积下降,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在缓冲夹层中内置缓冲室来保护内胆不受工作介质膨胀压力损坏的换热水箱。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缓冲室的换热水箱,其包括外桶体、保温层、内胆和换热夹层,所述换热夹层设置在内胆外部,并由夹层桶、外封头、内封头和内胆壁构成,在所述内封头和所述外封头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封头形成缓冲室,所述缓冲室与所述换热夹层相连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缓冲室的换热水箱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缓冲室与所述换热夹层桶过所述通孔连通。
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隔板的边缘。
所述通孔的直径为4mm到6mm
所述隔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外封头的内部。
所述换热夹层设有适于与集热器构成换热循环的下循环口和上循环口。
所述换热夹层设有工作介质注入所述换热夹层的注液口和气体排出所述换热夹层的排气口。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内置缓冲室的换热水箱具有如下优点:首先,通过缓冲室内的空气压缩、膨胀原理实现工作介质受热热膨胀后的压力缓冲,从而避免内胆因压力导致的搪瓷脱落、内壁腐蚀以及漏水,延长了水箱使用寿命,同时,在工作介质因长时间受热产生蒸发,缓冲室内的工作介质补入换热夹层内,保证换热效果;第二,缓冲室通过隔板形成于换热夹层内部,无需另外设置缓冲室,结构简单,因此制造成本低廉;第三,通过设置在隔板上的通孔将缓冲室与换热夹层连通,无需其他连通装置,结构简单;第四,换热夹层由夹层桶、外封头、内封头和内胆壁构成,增加了换热夹层的体积,提高了水箱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热水箱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内置缓冲室的换热水箱,包括外桶体1、保温层2、内胆15和换热夹层11,所述换热夹层11由夹层桶5、外封头6、内封头10和内胆壁13构成,在所述内封头10和所述外封头6之间设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与所述外封头6形成缓冲室8,所述缓冲室8与所述换热夹层11相连通。因为在换热夹层11内部设置隔板7以形成缓冲室8,因此在制造时无需另外加工缓冲室,简化了制造工艺。另外,所述换热夹层11延伸至内胆15的一端,因此提高了换热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所述隔板7上设有通孔9的方式,使所述缓冲室8与所述换热夹层11连通,因此制造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换热水箱的换热夹层11设有下循环口12和上循环口14,其与集热器的进出口连通构成一个换热循环系统。换热夹层11和缓冲室8相连通,构成缓冲装置。运行之前,首先将集热器与水箱连接,然后将一定量的工作介质通过设置在所述换热夹层11上的注液口3注入所述换热夹层11与集热器中,灌注介质时,气体从设置在所述换热夹层11上的排气口4中排出,直到介质从排气口4或注液口3流出时,证明工作介质已注满,此时封闭排气口4、注液口3,系统可进入运行状态。
系统运行时,集热部件吸收太阳能,使集热部件中的介质升温膨胀,膨胀出来的工作介质通过所述通孔9进入所述缓冲室8,升温同时使得所述换热夹层11内部压力升高,此时所述缓冲室8中的空气被压缩,工作介质流入所述缓冲室8中,从而释放所述换热夹层11中的压力。当工作介质温度降低后,工作介质冷却收缩,此时所述缓冲室8中的气体压力推动底部的工作介质通过所述通孔9流回所述换热夹层11中,起到自动补液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孔9位于所述隔板7的边缘,接近所述换热加层11设置于所述内胆15外周壁区域,因此达到更好的连通效果。另外,所述通孔9的直径优选4mm到6mm
所述隔板7通过已知的方法固定在所述内封头6的内部,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板7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换热夹层11内,且在所述内封头10和所述外封头6之间。采用焊接方式不仅使所述隔板7固定牢固,且加工工艺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帅康热水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帅康热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701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返洗架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塔筒之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