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通门骨架及磁通门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87490.4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生;郭秋芬;刘庆成;彭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3/04 | 分类号: | G01R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通门 骨架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通门骨架,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有该骨架的磁通门传感器。
背景技术
磁通门传感器的磁头由骨架、线圈、磁带以及外壳组成,骨架上缠绕线圈,中间贯穿磁带。目前的磁通门骨架多为“I”型结构,如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100516919C,名称为“三端式磁通门传感器”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三端式磁通门传感器,由两个“I”字形骨架上各均匀密绕一组线圈,其一组线圈始端和另一组线圈末端连接作为中心端引出,作为传感器的测量端和反馈端,二组线圈的另外二端引出作为传感器的激励端,上述三端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把两个“I”字形骨架线圈粘接成“II”字形骨架线圈,通过两个“I”字形骨架中心方孔迭层串烧坡莫合金带2-4匝,制成跑道形磁芯,最后把“II”字形骨架磁性线圈和印刷电路板置于无磁铅盒中封装成一体。该发明虽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但是,在骨架两端处磁带容易被折压,磁通门磁带(即磁芯)一般为软磁材料,如坡莫合金等,当磁带被折压后,其磁性能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最终影响磁通门传感器的性能;磁带需要在两个粘结的骨架中缠绕,在骨架的两端外会留有一段圆弧形一定厚度的磁带,为防止挤压磁带,磁头外壳内壁的长度就必须大于骨架的长度,结果很容易造成骨架的中心轴与磁头外壳的中心轴不重合或不平行,也就是磁通门敏感轴出现了较大的安装误差,使磁通门传感器的性能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具有保护和定位功能的磁通门骨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磁通门骨架,包括用于缠绕线圈的线圈缠绕部、位于所述线圈缠绕部两端的磁带伸出部,沿所述骨架的轴向方向形成有用于穿设磁带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口形成在所述磁带伸出部的底面上,两个所述磁带伸出部的相同侧的侧面上相对应的形成有与所述孔口连通的槽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通门骨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磁带伸出部的侧面上形成有轴向设置的缺角,两个磁通门骨架相对缺角组成定位槽。
所述定位槽截面为三角形、方形、或半圆形。
所述槽体与所述孔口之间形成有圆滑过渡部。
所述槽体的深度为0.02mm-0.2mm。
所述槽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磁带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通门骨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在磁通门骨架的两个所述磁带伸出部的相同侧的侧面上相对应的形成有与所述孔口连通的槽体,并在槽体和孔口之间形成有圆滑过渡部,这样使磁带缠绕过渡自然,避免被折压,并使磁带全部处于骨架之中,最大程度地保护磁带;其次,磁带全部处于骨架之中还能使磁头外壳内壁的长度与骨架长度一致,使骨架中心轴与磁头外壳中心轴平行甚至重合,这样减小了磁通门传感器的误差,提高了磁通门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再次,磁通门骨架上设置有缺角,这样很容易的给出了定位导向位置,两个骨架粘结后会自然形成定位槽,与磁头外壳的定位销相作用可以使骨架轴线和外壳轴线在平行的基础上达到完全重合,最大程度地减小敏感轴的安装误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具有保护和定位功能的磁通门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通门传感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的磁通门骨架、缠绕在所述骨架上的线圈和设置在所述骨架上的磁带,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磁通门骨架,所述磁通门骨架上用于伸出磁带的孔口处形成有有与所述孔口连通的槽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通门传感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两磁通门骨架相邻面的端部形成有沿着轴向方向设置的缺角,两个相邻的所述缺角组成定位槽。
所述定位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方形、或半圆形。
所述槽体的深度为0.02mm-0.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通门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产生装置
- 下一篇:漏电声光报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