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电蚀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85199.3 | 申请日: | 201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杜荣法;翟德虎;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9/06 | 分类号: | F16C19/06;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电蚀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尤指防电蚀轴承。
背景技术
电蚀是指转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电位差,并在轴承内部通过转动体流过电流时产生,由于电流的冲击,使轴承流过电流的面产生凹凸不平,从而使得轴承使用寿命下降。传统的防电蚀防止措施,已知有在轴承的外圈和外圈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绝缘层,绝缘层所用材料有树脂和陶瓷等有绝缘性能的材料,形成绝缘层的树脂材料和陶瓷材料与金属相比,热传导率低,形成的绝缘层的防电蚀轴承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相外部释放,特别是高速旋转和急加速运转情况下,轴承内部发热量会变大,因此,对树脂和陶瓷材料及加工工艺的要求必然提高,从而导致轴承的价格成倍上升。同时,由于使用了树脂材料和陶瓷材料,轴承使用时需要考虑其使用时的耐冲击性和耐负荷性,轴承使用场合受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防电蚀轴承,以达到防电蚀、成本低、运行安全可靠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防电蚀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位于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设有导电的弹性环,弹性环与外圈和内圈触接,轴承上设有用于弹性环定位的限位部。弹性环依靠弹性力与外圈和内圈保持触接状态;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故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且可靠性好,能使轴承内圈与外圈的电压差降为零,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弹性环包括与外圈相配的圆弧边及与圆弧边两端连接的向内弯折的两直边,所述的两直边与内圈触接。在弹性环在自然状态下,其圆弧边的曲率小于外圈内孔曲率,当其位于轴承的内、外圈之间时,弹性环受压变形,使弹性环圆弧边与外圈的内孔相贴、两直边与内圈相抵触。工作时,轴承的内圈处于转动状态,直边与内圈之间的接触面小,使摩擦力小,不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而圆弧边与外圈之间接触面大,摩擦力大,弹性环定位可靠,防止其跟随内圈转动。由于弹性环与内圈之间存在摩擦,弹性环的材料应选择耐磨材料。
所述的弹性环的圆弧边的弧长大于外圈内孔的半圆周长。弹性环定位可靠,直边能很好地与内圈触接,且两直边与内圈的触接点距离较大,内圈受力理想,轴承转动噪音小。
所述的弹性环的圆弧边的弧长为外圈内孔圆周长的1/2~2/3。圆弧边长度过长带来安装困难,材料浪费的问题,且对导电性起不到更好的效果。
所述的限位部包括设于内圈左右两端部的内圈止口及设于外圈的内孔壁左右两端部的用于容纳弹性环圆弧边的外圈凹槽,弹性环卡在内圈止口和外圈凹槽中以限制其轴向移动。采用两弹性环,导电的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好,避免轴承的电蚀发生。在内圈及外圈设限制部,使弹性环可靠定位,防止其内移而对轴承的滚动体发生干涉。
所述的圆弧边和直边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防止应力集中,使弹性环能提供足够的弹性力。
弹性环外侧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设有防尘盖。避免灰尘等进入。
所述的滚动体为球体,其上设有滚动体保持架。
有益效果:弹性环依靠弹性力与外圈和内圈保持触接状态;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故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且可靠性好,能使轴承内圈与外圈的电压差降为零,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 是弹性环的示意图。
图中: 1.弹性环;2. 内圈 ;3.外圈 ;4.滚动体; 5.滚动体保持架; 6.外圈凹槽 ; 7.内圈止口 ; 8.防尘盖 ;9.圆弧边;10.直边;R1. 弹性环外圆弧; R2. 内圈止口外圆弧; R3. 弹性环回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圈2、外圈3、位于内圈2 与外圈3 之间的滚动体4,所述的外圈3 和内圈2 之间设有导电的弹性环1,弹性环1 与外圈3 和内圈2 触接。弹性环1 包括与外圈3 相配的圆弧边9 及与圆弧边9 两端连接的向内弯折的两直边10,所述的两直边10 与内圈2 触接。弹性环1 的圆弧边9 的弧长为外圈3 内孔圆周长的1/2~2/3。内圈2 左右两端部分别设有高于外端的内圈止口7,外圈3 的内孔壁左右两端部分别设有对应的用于容纳弹性环1 圆弧边9 的外圈凹槽6,弹性环1 卡在内圈止口7 和外圈凹槽6 中以限制其轴向移动。所述的圆弧边9 和直边10 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5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大倒角内外圈的圆柱滚子轴承
- 下一篇:一种塑料辊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