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两个智能卡接口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84011.3 | 申请日: | 201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姜明辉;李洪斌;邝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两个 智能卡 接口 装置 | ||
1.一种具有两个智能卡接口的装置,包含主芯片、第一智能卡接口和数据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智能卡接口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主芯片包含第一I/O接口、第二I/O接口和第三I/O接口,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智能卡接口和所述第二智能卡接口的数据端相连接,并且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三I/O接口和所述数据模块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智能卡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卡接口包含第一供电端、第一复位端、第一时钟端、第一使能端和第一检测端,所述第二智能卡接口包含第二供电端、第二复位端、第二时钟端、第二使能端和第二检测端,其中所述第一供电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一复位端与所述第二复位端,所述第一时钟端与所述第二时钟端,以及所述第一使能端与所述第二使能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主芯片中相同的端口,并且所述第一检测端和所述第二检测端分别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一I/O接口和第二I/O接口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智能卡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含第一开关场效应管、第二开关场效应管、第一控制三极管、第二控制三极管、第三控制三极管、第一上拉电阻、第二上拉电阻、第三上拉电阻、第四上拉电阻、第五上拉电阻、第六上拉电阻、第七上拉电阻、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三限流电阻、第四限流电阻、第五限流电阻、3.3 V电源、5 V电源,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上拉电阻与所述5V电源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上拉电阻的公共端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智能卡接口的数据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二上拉电阻与所述3.3V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上拉电阻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数据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六上拉电阻与所述3.3 V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场效应管与所述第六上拉电阻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并且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限流电阻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三I/O接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三上拉电阻与所述5 V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上拉电阻的公共端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智能卡接口的数据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四上拉电阻与所述3.3V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上拉电阻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三限流电阻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数据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七上拉电阻与所述3.3 V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七上拉电阻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二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二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控制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二限流电阻与所述第三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与所述第三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五上拉电阻与所述3.3 V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三控制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控制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限流电阻作为所述第三控制三极管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主芯片的第三I/O接口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两个智能卡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八上拉电阻,其中所述主芯片的第三I/O接口与所述第四限流电阻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第八上拉电阻与所述3.3 V电源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40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控器用膜盒的恒温恒压充气装置
- 下一篇:适宜各种热源的直排热水安全节能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