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控制夹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74876.1 | 申请日: | 201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宫庆礼;邓志科;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K7/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控制夹,用于对管路中液体或气体流量的控制。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医疗诊断和生物培养等诸多领域中,都会涉及通过管路实现对液体的加注,并且管路中液体的流量常常需要根据情况调整。以生物培养中单胞藻的培养为例,其长时间以来的开放式规模化培养尤为粗放,对于培养料液的加注没有定量的要求,因此流量控制夹没有设置的必要。然而,粗放式的培养方式容易造成海水、营养盐的浪费,出现培养效率低、甚至出现培养失败的情况,不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并且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成本和效率无法计算,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无法有效掌握。对于培养用海水和营养盐的用量是靠人工粗略估计,无法通过比较不同的用量获得最佳的培养用量。由此可见,在常规的生产、实验中,往往需要通过对流量的微调实现对整个流程的精确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快捷调整管路中液体或气体流量的流量控制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夹,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一种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该流量控制夹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弯曲部的左夹板,所述的上、下弯曲部分别开有上、下通孔,且上、下弯曲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棘牙板和右夹板,所述的棘牙板弯向左夹板的一面设有一排棘牙,所述的左、右夹板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左凸起和右凸起,且右夹板朝向棘牙板的一端设有楔形的棱尖,该棱尖与棘牙相互嵌合而调整左、右凸起的距离。
作为两个既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结构,棘牙板和右夹板组合在一起时能通过左、右凸起传递压力而起到开关的作用。当棘牙板和右夹板完全分开时,左、右凸起分开,穿过上、下通孔的管路通畅,此时能起到开管路的作用。棘牙板和右夹板接触后,棘牙嵌合棱尖,能将压力分别通过左凸起和右凸起传递到管路上,管路受到压力后,横截面积会减小,单位时间通过管路截面的液体量也相应减少。随着棘牙板和右夹板的逐渐接近,越靠近左夹板的棘牙嵌合棱尖,左、右凸起不断接近,管路的截面积减小,通过管路单位时间的液体的量减小,起到控制流量的作用。当作用力大到使左、右凸起相互接近时,管路被挤压得管壁贴在一起,已没有可让液体通过的空间,不再有液体通过管路的横截面,起到了关闭支路的作用。
为了能将左、右夹板接合时产生的压力能尽量多地传递到管路,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支路,上述左凸起和右凸起的凸起端是半圆柱形的。这样,管路不至于在多次调节后受到损伤,甚至被碰破。
为了能对管路起到附加的固定作用,也使支路得到更好的保护。上述左凸起和/或右凸起的凸起端还带有凹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可以简单地通过定量控制夹上棱尖与棘牙的相互嵌合而调整左、右凸起的距离,而使管路的横截面积产生相应变化,实现了对管路中液体或气体流量的精确微调与控制,具有能够贯穿在管路中前后活动自如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且不易掉落的特点。使用时,可根据棱尖嵌拨过棘牙的道数作为计算流量的定量指标。尤其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到单胞藻连续培养在内的生物培养中,可以对培养用料液进行定量控制。在单胞藻的连续培养系统中,通过在料液进入管道各个关键连接处用定量控制夹进行控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料液在整个系统中的流动;通过定量控制夹上棱尖与棘牙的嵌拨,可实现对培养用料液的量的精确控制,精确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液体的量,或者计算出总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口的左凸起或右凸起的示意图。
其中,1、左夹板,2、右夹板,3、上弯曲部,4、下弯曲部,5、棘牙板,6、上通孔,7、下通孔,8、左凸起,9、右凸起,10、棘牙,11、棱尖,12、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弯曲部3、4的左夹板1,所述的上、下弯曲部3、4分别开有上、下通孔6、7,且上、下弯曲部3、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棘牙板5和右夹板2,所述的棘牙板5弯向左夹板1的一面设有一排棘牙10,所述的左、右夹板1、2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左凸起8和右凸起9,且右夹板2朝向棘牙板5的一端设有楔形的棱尖11,该棱尖11与棘牙5相互嵌合而调整左、右凸起8、9的距离。
使用时,管路可经上、下通孔6、7穿过该流量控制夹中,既能使控制夹附着在管路上悬空挂置,又可使之在管路上前后移动自如设置在适宜的位置且不会滑落。上述棱尖11与棘牙5的组合可以量化所施加的压力。
如图1、2所示,上述左凸起8和右凸起9的凸起端可以是半圆柱形的;且左凸起8和/或右凸起9的凸起端还带有凹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4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