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速器线束固定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62258.5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9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08 | 分类号: | F16L3/08;H02G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 地址: | 2013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缓速器线束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缓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缓速器线束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缓速器机械部分作为制动的执行部件,其控制及驱动电流需要与车辆其他部件电路连接,这些连接的线路称为线束。
一般缓速器线束通过缓速器定子接线盒后直接连接到车辆底盘大梁上,再从底盘大梁内部布线到需要连接的部位。
当缓速器安装于车辆后桥上时,后桥作为缓速器机械部份的载体。通常,后桥通过板簧或气囊等弹性机构与车架连接,后桥与车辆底盘大梁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后桥容易相对大梁不停上下跳动,安装在后桥上的缓速器也随着后桥相对大梁不停上下跳动,这时缓速器线束会因为缓速器上下跳动而不停的来回弯曲扭动,这样,缓速器线束接头处会因为疲劳损伤断裂导致缓速器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缓速器线束因为缓速器上下跳动来回扭动,线束接头处因为扭动易断裂造成缓速器故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缓速器线束固定支架,包括一支架和至少一用以抱紧线束的卡箍,所述支架为曲折形结构,该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与缓速器定子连接的连接片,所述卡箍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缓速器线束固定支架的连接片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座固定在缓速器定子上,而卡箍抱紧线束,对线束进行固定,这样保证了缓速器线束接头到卡箍之前的线束相对缓速器完全固定,不管缓速器如何上下跳动,这段线束相对固定,不会扭动产生断裂,从而保证缓速器良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缓速器线束固定支架,包括一支架1和两个用以抱紧线束的卡箍2、3,支架1为曲折形结构,该支架1的一端设置有与缓速器定子连接的连接片4,连接片4通过螺栓5固定在缓速器定子上。两个卡箍2、3在抱紧线束后,采用螺栓6和螺母7固定安装支架1的另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卡箍2、3卡在缓速器线束外,使从线束接头到卡箍之间的线束相对于缓速器相对固定,这样不管缓速器与车辆大梁间如何相对运动,从线束接头到喉箍之间的线束都不会产生扭动,从而也不易在线束接头处断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2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减压站辅助卸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旁路可保护传感器的双电磁阀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