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750kV变电站用跨路金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60545.2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秦川;潭金红;王焕郎;秦海波;姜广东;孙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南京线路器材厂 |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5/00;H02B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71004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750 kv 变电站 用跨路金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用跨路金具,尤其涉及一种750kV变电站用跨路金具。
背景技术
当前,在通过对750kV变电站紫外成像和可听噪声测试,发现750kV变电站用部分产品电晕放电现象严重,可听噪声水平较高,这是因为750kV变电站用的金具型式较多、金具的结构设计、制造和表面电场强度的控制较难形成统一标准,造成部分均压环和连接金具处表面电场强度较高从而形成电晕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一种750kV变电站用的防晕防噪的跨路金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750kV变电站用跨路金具,包括金具本体、载流导线、螺栓和底座,金具本体设置在底座上,金具本体包括上本体盖板和下本体盖板,上本体盖板和下本体盖板通过螺孔由螺栓紧固,载流导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金具本体的上本体盖板上,所述的载流导线在两个上本体盖板之间呈圆弧形,两个上本体盖板之间的每根载流导线之间呈扇形分布。
所述的载流导线采用单股或弯曲后不散股的两股以上纯铝导线。
所述的金具本体的上本体盖板和下本体盖板的外表面设置成圆弧面。
所述的螺栓的两端陷入圆弧面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的防晕、降噪,载流导线呈扇形布置,使其形成一个防护罩来保护金具其他零部件,避免放电起晕,采用节距较小,界面相对较大的纯铝导线伸缩过流也可以防电晕;因为多股导线的节距较小时,导线弯曲不会散股,从而不会因为导线散股而起晕;截面相对较大时,导线自身可以防晕;根据对750kV变电站跨路金具现场测试发现,当产品出现局部尖端时,尖端部位会聚集大量电荷,当电荷达到一定数量,会产生放电现象;采用圆弧形金具本体可避免尖端放电现象;将螺栓的两端陷入圆弧面的外表面可避免螺栓尾部放电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限制变电站配电装置内的可听噪声水平,提高了变电站整体的声环境水平。由于金具载流导线呈扇形,受力均匀,伸缩性好,从而能防止设备受力过大而破损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 是图1的左视图。
其中:1-上本体盖板、2-载流导线、3-螺栓、4-下本体盖板、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个金具本体、四根载流导线、螺栓和底座,两个金具本体分别设置在底座上,每个金具本体包括上本体盖板和下本体盖板,上本体盖板和下本体盖板通过螺孔由螺栓紧固,四根载流导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金具本体的上本体盖板上,确保每根载流导线在两个上本体盖板之间呈圆弧形,两个上本体盖板之间的四根载流导线之间呈扇形分布;每根载流导线采用大截面纯铝多股导线,每股之间的节距保证小到当导线弯曲时,多股导线不会散股;金具本体的上本体盖板和下本体盖板的外表面设置成圆弧面,螺栓的两端陷入圆弧面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有效限制了变电站配电装置内的可听噪声水平,提高了变电站整体的声环境水平。由于金具导线呈扇形,受力均匀,伸缩性好,从而能防止设备受力过大而破损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南京线路器材厂,未经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南京线路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0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