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46622.9 | 申请日: | 201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华猛;段婷婷;钟婷婷;张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4 | 分类号: | B60R21/0134;B60R19/02;B60Q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追尾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防护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针对追尾的装置比较先进的是超越牌汽车安全自控装置,该装置运用声、光、电、机为一体,采用微波、远红外探测技术;根据车速自动探测车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具有自动报警、自动减速、自动刹车的功能,避免汽车与障碍物相撞。但是当自动刹车系统失灵时,安全防护措施并不充分,此时发生的碰撞该装置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利用布置在汽车前、后、顶部的X光收发器全面采集隐患信息,及时发出警报通知司机,并采用三级缓冲最大程度的减少碰撞,使行车安全更有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一般汽车安全性能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报警装置、液力阻尼装置、X光收发器、控制面板、安全带锁紧装置、点火控制系统;所述液力阻尼装置前端与汽车保险杠相连,并且中间用大刚度弹簧联接;所述报警装置的指示灯安装在车内和车后窗上;所述安全带锁紧装置用螺栓固定在车座位上;所述X光收发器与车身之间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比较现有技术的优点:
1、在汽车制动失灵时,安全带自动锁紧,避免了司机手动锁紧带来的不便,能够为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争取时间。
2、液力阻尼装置前端用刚性弹簧与保险杠相连,采取三级缓冲,将碰撞时的冲击力逐级耗散,将碰撞的破坏减小到最低。
3、X光收发器安装在汽车前、后、顶部,信息采集范围更广,对安全隐患的侦测能力更强。
4、报警装置在车内部和汽车后部均有安装,既可以提醒司机注意隐患,同时又可以对车后面的车辆起警示作用,避免后部车辆不知情时引发的碰撞事故。
5、信号的传送采用光纤,速度更快,系统的反应更灵敏。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护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中央处理器;2、光纤;3、X光收发器;4、液力防撞系统;5、汽车后部;6、汽车中部;7、安全带锁紧装置;8、点火控制系统;9、汽车前部;10、保险杠;11、操纵面板;12、报警装置。
工况一:在大雾,大雨这样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中行车时,中央处理器1时刻运行,控制安放在车底、车前、车顶的X光收发器3工作,当检测到有障碍物进入安全距离内时,报警装置12立即工作,通知驾驶员前方有安全隐患,同时信号传到中央处理器1,处理器计算前方物体的速度,大小以及对隐患的危险 等级进行评估,并将结果显示到操纵面板11上,当危险等级低时,发出信号提醒司机注意;中等危险时除发出警报预警外,中央处理器1发出信号控制安装在车前的液力防撞系统4工作,同时启动安全带锁紧装置7,并做好气囊的开启准备;危险程度极高时,除采取上部的措施外,CPU还发出信号控制点火控制系统8使其关闭,并命令汽车后部的液力防撞系统4工作,减轻来自车后的追尾冲击。
工况二:在一般路况上行车时,位于汽车尾部的X光收发器3也时刻工作,当检测到危险时,立即报警并控制车前后的液力防撞系统4同时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6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MOS器件的建模方法及测试结构
- 下一篇:重型汽车保险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