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绞车控制箱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38738.8 | 申请日: | 201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2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云 |
| 主分类号: | B66D1/46 | 分类号: | B66D1/46;B66D1/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隔爆型 绞车 控制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隔爆型绞车控制箱,属于煤矿井下用电气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六条规定:斜井(巷)施工期间兼作行人道时,必须每隔40米设置躲避硐并设红灯。设有躲避硐的一侧必须有畅通的人行道。上下人员必须走人行道。行车时红灯亮,行人立即进入躲避硐;红灯熄灭后,方可行走。
无极绳绞车、调度绞车、回拄绞车在煤矿井下斜井(巷)运输中使用非常广泛,其信号系统的可靠畅通、警示红灯的正确投入使用,是采区绞车安全运行的前提基础条件。目前,多数煤矿对于井下采区绞车的127V警示红灯系统,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接线方式。
一种是:127V警示红灯电源利用绞车的磁力起动器内的一对辅助常开接点,通过QBZ灯系列的磁力起动器接线腔内的8#、13#端子引出远距离控制警示红灯的通断;其缺陷在于:(1)警示红灯与绞车运行同步但不能提前预警;在使用中车辆掉道、处理事故时,警示红灯应该示警时却不能点亮。(2)无论绞车是否运行,警示红灯线路内的一相电源芯线长期有电压存在,容易给机电检修人员引起错觉,导致误触电。(3)若运行中127V电源失电,绞车司机仍可违章开车。(4)该控制方式违反《煤矿安全规程》448条:“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之规定。
另一种是:无论是脚踏还是手动方式,利用嵌位“专用按钮”来控制红灯127V电源的通断。当绞车运行前,对“专用按钮”进行操作,以使127V红灯电源通路,达到红灯点亮示警的目的。其缺陷在于:(1)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司机不操作“专用按钮”,则在警示红灯不点亮的情况下,绞车也可运行;(2)频繁的通断以及触点接触较为缓慢都极易造成防爆按钮内的触点烧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绞车控制不可靠、人为因素大、系统耐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绞车控制箱,包括总成隔爆箱体和安装在隔爆箱腔体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自锁按钮和组合按钮,其中交流接触器输入端连接127V交流电源、输出端连接自锁按钮,所述组合按钮连接绞车磁力起动器。
进一步,所述交流接触器输入端还连接有警示电源红灯、警示红灯和语音报警装置。
进一步,在所述交流接触器输入端与警示红灯之间连接一个接触器。
进一步,所述警示红灯为3组,且该3组警示红灯平均分配在127V三相线路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总成隔爆箱体的上盖有警灯启停、正向、反向和停止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绞车的正反向运行及停止受控于声光信号、点铃、警示红灯及语音报警装置,解决了目前煤矿井下警示红灯接线方式普遍存在的不足和隐患。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该控制箱可以均衡127V三相负载电流,安装时将红灯平均分配到127V三相线路上,解决了矿用照明信号综保变压器的二次侧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
3、本实用新型红灯与电源之间安装有接触器,在检修时,只需断开控制箱内接触器,就可以作业,而不会影响到其他设备的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矿用隔爆绞车控制箱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绞车控制箱是由总成隔爆箱和安装在隔爆箱腔体的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自锁按钮和组合按钮,其中交流接触器输入端连接127V交流电源、输出端连接自锁按钮,所述组合按钮连接绞车磁力起动器。所述交流接触器输入端还连接有警示电源红灯、警示红灯和语音报警装置。在所述交流接触器输入端与警示红灯之间连接一个接触器。所述警示红灯为3组,且该3组警示红灯平均分配在127V三相线路上。所述总成隔爆箱体的上盖有警灯启停、正向、反向和停止控制按钮。所述警灯启停、正向、反向和停止控制按钮分别用来启停警示红灯及语音报警装置、绞车正反向运行、停止绞车运行灯作用。1、2、3、9为控制接线柱端子,用于远方控制绞车磁力起动器用。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所作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云,未经杨凌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8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流穿纱接头装置
- 下一篇:卡车燃油和电瓶防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