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实蝇类)诱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32788.5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4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詹儒林;李国平;柳凤;赵艳龙;何衍彪;常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程长文 |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实蝇类 诱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粘昆虫的诱粘器,特别涉及一种诱粘桔小实蝇、瓜实蝇等实蝇类昆虫的诱粘器。
背景技术:
实蝇类昆虫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害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主要危害柑桔类、番石榴、杨桃、枇杷、香蕉、辣椒和茄子等250多种水果和蔬菜,是国内检疫性害虫。常规的以喷施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方法导致环境生态受破坏,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食品安全受严重威胁。针对上述问题,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的可持续防控措施将是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昆虫(实蝇类)诱粘器,通过诱杀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为农产品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昆虫(实蝇类)诱粘器,包括罩夹和诱粘板,所述罩夹设有沿夹口环绕而成的罩框和沿夹口向外延伸的罩面,该罩夹的夹口夹持诱粘板,该诱粘板处于罩框内的部分放置有诱粘剂,处于罩框外的部分涂有不干胶。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罩夹包括夹子和折叠成凸形的防水片,所述夹子夹紧防水片凸部的开口端,该开口端为罩夹的夹口,防水片的底面为罩夹的罩面,凸部为罩夹的罩框。上述夹子可为具有三角框的长尾夹,该夹子的三角框容纳防水片的凸部。
本实用新型设有罩夹和诱粘板,诱粘板放置诱粘剂的部分置于罩夹的罩框内,诱粘剂因其气味引诱实蝇类昆虫飞来,罩框保护诱粘剂不被污染,诱粘板涂有不干胶的部分置于罩框外,将飞来的实蝇类昆虫粘住,而罩夹的罩面遮太阳、档雨、防灰尘,延长诱粘板上不干胶的有效使用时间。当诱粘板粘满实蝇类昆虫时,更换一张新的诱粘板即可。
可见,本实用新型放在菜园、果园等种植地方,能有效地减少实蝇类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以物理诱杀为核心技术,其环保和安全的特点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或有机 食品的生产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折叠成凸形的防水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诱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细节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罩夹1和诱粘板2,罩夹1设有沿夹口环绕而成的罩框11和沿夹口水平延伸的罩面12,实施例的罩夹1包括夹子3和折叠成凸形的防水片4,防水片4采用塑料片,夹子3采用具有三角框31的长尾夹,夹子3夹紧防水片4凸部41的开口端43,夹子3的三角框31容纳防水片4的凸部41,防水片4凸部41的开口端43为罩夹1的夹口,防水片4的底面42为罩夹1的罩面12,为水平面,防水片4的凸部41为罩夹1的罩框11,罩夹1的夹口夹持诱粘板2,该诱粘板2处于罩框11内的部分放置诱粘剂,诱粘剂是一种对实蝇类昆虫有相当吸引力的化学混合物,主要由糖、乙酸乙酯、乙醇、高效助剂、琼脂等物质混配而成,诱粘板2处于罩框11外的部分涂有不干胶,诱粘板2采用柠檬黄颜色的荧光纸板,柠檬黄颜色本身对实蝇类昆虫有较强的吸引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2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垫
- 下一篇: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电源电路及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