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结构薄膜及贴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31466.9 | 申请日: | 201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万娅鹏;陈学刚;杜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结构 薄膜 | ||
1.一种多层结构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底(3),位于透明基底(3)上的金属层(5),位于金属层(5)上的ITO镀膜层(6),以及位于ITO镀膜层(6)上的改性二氧化钛层(8)。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雾剂层(9),所述防雾剂层(9)位于所述改性二氧化钛层(8)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渡层(4),所述第一过渡层(4)位于所述透明基底(3)与所述金属层(5)之间。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结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层(4)的厚度为4~35nm。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结构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过渡层(7),所述第二过渡层(7)位于所述ITO镀膜层(6)与所述改性二氧化钛层(8)之间。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结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层(7)的厚度为20~30nm。
7.按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薄膜,其特征在于:金属层(5)的厚度为10~30nm。
8.按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薄膜,其特征在于:改性二氧化钛层(8)的厚度为30~80nm。
9.一种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薄膜、胶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胶粘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胶粘层的第一表面与透明基底固定连接,所述胶粘层的第二表面与离型膜层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14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