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28392.3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6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倪国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国森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S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7237 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动车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由双电池电动车和加电系统构成,其特征是: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由电动车、换装机器人、加电站、住宅自然能蓄电加电系统和通用电池运行系统组成,电动汽车中设有本车电池(3)和通用电池,换装机器人设置在加电站或独立设置在路边与加电站一起组成电动车商用加电系统,换装机器人设置在住宅自然能蓄电加电系统中与住宅一起构成家用电动车加电系统,通用电池运行系统为整个加电系统提供通用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特征是:加电系统由加电站、住宅自然能蓄电加电系统和路边加电机器人共同构成,加电站分为自然能加电站、复式加电站和电网加电站三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特征是:通用电池设置在活动电池座(6)上,活动电池座上设有对接引导装置(14),活动电池座设置在活动底盘(5)上,活动底盘(5)通过铰接装置(10)与底盘(15)连接,车轮(8)通过减震装置(7)设置在活动底盘上,抬升装置(9)连接于底盘(15)与活动底盘(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特征是:换装机器人(2)由控制装置(16)、升降装置(12)、固定电池座(20)、活动电池座(17)和推拉装置(13)及其附件组成,固定电池座(20)上设有对接引导装置(19),活动电池座(17)上设有可升降脚轮(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特征是:抬升装置(9)由固定筒(21)、升降柱(22)和升降器(23)及其附件组成,升降柱(22)上设有柱齿(24),升降器中设有齿轮(25),升降装置(9)一端连接底 盘(15),另一端连接活动底盘(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特征是:电动汽车在换装加电过程中使用的装置包括:
A、设置在电动车上的抬升装置,抬升装置中的升降器(23),通过齿轮(25)与柱齿(24)的相互作用使升降柱(22)从固定筒(21)中拉出,从而驱动抬升装置(9)将底盘(15)顶起,为换装通用电池提供进出通道;
B、设置在活动底盘上的活动电池座(6),活动电池座带着耗尽电能的通用电池(4)向外运动,同时打开对接引导装置(14)引导换装机器人(2)与之进行对接换装;
C、换装机器人(2),换装机器人通过对固定电池座(20)上的对接引导装置(19)自动寻找活动电池座(6)上的对接引导装置(14),引导换装机器人(2)上的固定电池座(20)与活动电池座(6)进行对接,为换装通用电池做好准备;
D、设置在换装机器人上的推拉装置(13)将耗尽电能的通用电池(4)拉到机器人上的活动电池座(17)上,之后将活动电池座(17)向侧面运动,将通用电池(4)运到机器人的外面,为把充满电能的通用电池(11)装上活动电池座(6)腾出位置。
E、换装机器人上的控制装置(16),控制装置将充满电能的通用电池(11)放到固定电池座(20)上,之后推拉装置(13)将通用电池(11)推上电动车的活动电池座(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特征是:加电站 由充电单元(26)、移动换装电梯(28)和换装机器人(2)及其附件组成,充电单元(26)中设有推拉装置(32),移动换装电梯(28)上设有对接引导装置(29)和升降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特征是:住宅自然能蓄电加电系统由住宅(33)、太阳能电池板(34)、导线(35)和换装机器人(2)及其附件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特征是:两轮电动车上设置有摩托本车电池(36)和摩托通用电池(37),其加电方式采用换装加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电动车及其加电系统,其特征是:通用电池运行系统由生产系统(38)、租赁系统(39)和维护系统(40)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国森,未经倪国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83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