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板型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10761.6 | 申请日: | 201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6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江;尧中华;郑启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51 | 分类号: | H01R12/51;H01R12/58;H01R13/502;H01R13/648;H01R13/7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板型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板型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壳体的沉板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01498668号揭示的一种沉板型连接器,该沉板型连接器包括一金属壳体、一装设在金属壳体内的绝缘座体及若干插设在绝缘座体内的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具有顶壁、自该顶壁两端弯折并向下延伸的两侧壁及自该两侧壁弯折形成的底壁。所述金属壳体两侧壁分别向下延伸有可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脚及向外侧延伸的用以支撑于电路板上的支撑脚。所述金属壳体的顶壁还分别设有用以与对接插头相干涉的若干弹片。该沉板型电连接器的同一金属壳体上分别设置焊接脚、支撑脚及弹片,降低了金属壳体的结构强度,导致金属壳体容易产生变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沉板型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结构强度的沉板型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板型连接器,用以安装在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直接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内壳体,一插接孔形成于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内壳体之间,所述沉板型连接器还包括遮盖于内壳体外部的金属外壳体,外壳体凸设有用以将沉板型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上的固定脚。
所述内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顶壁及第一底壁,及连接于第一顶壁与第一底壁之间的两第一侧壁,外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顶壁及第二底壁,及连接于第二顶壁与第二底壁之间的两第二侧壁。第二顶壁、第二底壁及两第二侧壁分别包覆内壳体的第一顶壁、第一底壁及两第一侧壁。
所述内侧壳的第一顶壁及第一底壁及两第一侧壁至少其中之一设有延伸入插接孔内的抵压弹片,外壳体设有与抵压弹片相对应的开口,用以增加抵压弹片的变形范围。
所述固定脚与第二侧壁相连,固定脚是自第二底壁及第二侧壁上共同向外侧冲压下料形成,第二底壁及第二侧壁上分别具有形成固定脚之后留下的通孔。
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向外侧凸伸并用以向下支撑电路板上的支撑脚。
所述固定脚包括与第二侧壁相连的水平部及自水平部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脚,焊接脚用以焊接至电路板的安装孔内,支撑脚不低于水平部。
所述支撑脚是自第二侧壁向外侧冲压再向下弯折形成,所述固定脚设置为沿前后方向相对齐的一对,支撑脚位于该对固定脚之间。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及固定于第一本体内的第二本体,导电端子是先设于第二本体上后再共同组装于第一本体上,第一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第一舌板,第一舌板上凹设有固定第二本体的收容腔,收容腔向后贯穿基部,第二本体与第一舌板共同组成绝缘本体的舌板,导电端子具有排设在舌板上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第一、第二本体用以焊接至电路板的尾部。
所述沉板型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第一本体上的光学模块,光学模块设有暴露于插接孔内的透镜,绝缘本体具有向前凸伸超过透镜的挡止块,用以阻止非对应的插头碰撞光纤模块,所述挡止块位于透镜的外侧。
所述内、外壳体为同一金属材料制成,导电端子符合标准USB 3.0传输协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增加遮盖于内壳体外部的金属外壳体,保证了内壳体的结构强度,即增加沉板型连接器的结构强度,同时增强了沉板型连接器对外界信号的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沉板型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板型连接器与电路板分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沉板型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沉板型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5为图4进一步分解的部分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沉板型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沉板型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0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