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消声器内管的成型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07815.3 | 申请日: | 2010-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伍华;梁健彬;韦贵;刘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乐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陈伍华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消声器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汽车部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汽车消声器的成型加工。
背景技术
汽车消声器内管结构,两侧端口缩颈、中间胀形薄壁空心,通常是采用冲压工艺成形,再采用焊接的方法制成。在汽车消声器内管的加工工艺中,传统的生产冲压工艺采用的是单工序方法,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经多工序(落料→卷U形→卷圆→整形→焊接→胀中间→扩圆口→扩V形口→冲孔)导致累积误差加大,形成产品位置尺寸不稳定,胀形中零件易开裂、变形,产品质量很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产品因多工序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消声器内管的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成型模具(如附图1所示)由胀形模、斜滑块[2]、上模[3]、下模[5]组成。胀形模分成左右两个型块[1],型块[1]中间安装有成型用的聚氨脂橡胶[4],上模[3]安装有芯棒并与合模用的斜滑块[2]固定在一起,斜滑块[2]套在胀形模型块[1]的外侧。工作时,上模[3]下行通过斜滑块[2]使胀形模合模并继续下行通过上模[3]上的芯棒压缩聚氨酯橡胶[4],经过聚氨脂橡胶[4]的横向变形而使产品零件产生塑性变形直致成形;当上模[3]上行合模用的斜滑块[2]离开下模时,胀形模型块在安装在下模的分模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左右分开,此时便可取出成形好的工件,完成一次工件的生产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上模[3]、下模[5]、聚氨脂橡胶[4]与胀形模型块构成了工件顶部、中间和尾部的尺寸。
将汽车消声器内管的成型工艺,着重在胀形工序上,本实用新型将胀中间→扩圆口→扩V形口三个工序合并为一个工序,结构简单,也避免采用昂贵的专用设备进行生产。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解决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产品位置尺寸不稳定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因多工序所受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1为胀形模型块,2为斜滑块,3为上模,4为聚氨脂橡胶,5为下模。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体的尺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由胀形模、斜滑块2、上模3、下模5组成。胀形模分成左右两个型块1,型块1中间安装有成型用的聚氨脂橡胶4,上模3安装有芯棒并与合模用的斜滑块2固定在一起。工作时,上模3下行通过斜滑块2使胀形模合模并继续下行通过上模3上的芯棒压缩聚氨酯橡胶4,经过聚氨脂橡胶4的横向变形而使产品零件产生塑性变形直致成形;当上模3上行合模用的斜滑块2离开下模时,胀形模型块在安装在下模的分模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左右分开,此时便可取出成形好的工件,完成一次工件的生产工序。
本实施例是在160吨的油压机上完成的。
本实施例的模具主要尺寸(cm)是:外形500*350*425,斜滑块高200,上模□36,胀形模型块宽150,下模□4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乐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陈伍华,未经佛山市顺德乐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陈伍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7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