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投影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01543.6 | 申请日: | 201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5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仲凯;游昆洁;苏铃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2B3/14;G02B26/02;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变焦镜头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机常用于会议简报,近年来也被一般家庭所采用,做为家庭剧院使用。投影机可以放置在桌上或者安装在天花板上,经由接收放影机或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图像信号,可对墙壁或屏幕投射光学图像。
不论将投影机放在会议桌上或是安装在家中的天花板上,都需要考虑投影机与墙壁或屏幕之间的实际距离,来调整投影机的光学镜头的焦距以改变投影距离,使投影机所投射出来的光学图像可清晰地成像在墙壁或屏幕上。一般来说,传统的光学镜头通常利用手动控制机械结构来改变镜筒中的多片透镜之间的距离,以达到调整焦距的目的。
然而,不论是透镜本身或是机械结构皆需占据相当体积,不利于投影机的小型化,此外,重量以及成本也是限制投影机小型化的重要因素。尤其,当发展尺寸为手掌大的微型投影机时,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投影装置,采用了不同于具有多片透镜及机械结构的传统光学镜头的技术方案,可用以解决上述有关不利于投影机小型化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含:
一用以投射一投影图像光束的图像产生模块;
一能够受驱动改变其焦距以调整该投影图像光束的投射距离的液态变焦镜头,该液态变焦镜头光连接该图像产生模块;以及
一驱动该液态变焦镜头改变其焦距的电控模块,该电控模块与该液态变焦镜头电连接。
上述的投影装置,其中,该液态变焦镜头为一液体界面式液态变焦镜头。
上述的投影装置,其中,该液体界面式液态变焦镜头包含一由多个部分所构成的密封壳体、设置在该密封壳体内的两种不同折射率的液体,以及设置在该密封壳体内的用以对该两种液体施加电压的电极。
上述的投影装置,其中,该液态变焦镜头为一液体填充式液态变焦镜头。
上述的投影装置,其中,该液体填充式液态变焦镜头包含一壳体、设在该壳体两侧上的透明弹性薄膜、填充在该壳体内的透明液体,以及连通至该壳体内的一液体填充单元。
上述的投影装置,其中,该液态变焦镜头为一液晶式液态变焦镜头。
上述的投影装置,其中,该液晶式液态变焦镜头包含一透明封装体、封装在该透明封装体中的胶体、悬浮在胶体中的液晶分子,以及一设置在透明封装体上并用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的电极。
上述的投影装置,其中,该电控模块包含一升压集成电路及一与该升压集成电路电连接的微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在图像产生模块的前方提供该液态变焦镜头,并且通过该电控模块控制该液态变焦镜头改变其焦距,藉此调整该投影图像的投射距离。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投影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投影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2为该投影装置的液态变焦镜头的一示意图;
图3为该投影装置的液态变焦镜头的一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投影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投影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该投影装置的液态变焦镜头的一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投影装置的一示意图;以及
图6(b)为本实用新型投影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图像产生模块10 投影图像光束11
液态变焦镜头20 密封壳体21
液体22、23 电极24
接口25 电控模块30
液体填充式液态变焦镜头40 壳体41
透明弹性薄膜42 透明液体43
液体填充单元44 液晶式液态变焦镜头50
透明封装体51 胶体52
液晶分子53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详细说明,以及功效,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1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