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容性交叉耦合腔体滤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01164.7 | 申请日: | 201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倪达;王战军;张中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泰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 地址: | 315051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性交 耦合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微波腔体滤波器,具体地说是旋转式容性交叉耦合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射功率越来越大,频率资源越来越紧张。同一通信系统的发射和接收信号之间为了互不干扰,需要很高的收发抑制;不同通信系统和通信模式之间需要很好的抗干扰能力,也要求把带外的信号尽可能大的被衰减掉。所有频段的分割、开发利用都是用滤波器来实现的。而能承受大功率、小损耗、高抑制的微波射频器件无疑是同轴腔体滤波器。腔体滤波器的设计原理是很经典、成熟的。比如通过在非相邻腔之间加容性或感性耦合,与通过按顺序行进耦合的微波信号相比,这种跨越非相邻腔之间的耦合产生了一个+度或-度的相移,其叠加在按顺序行进耦合的信号上,就在滤波器通带外产生了一个或两个传输零点,从而大大改善了滤波器的带外抑制,因而可以减少腔的个数,极大减小了滤波器的损耗。最终滤波器的体积和成本也能大大降低。
上述传输零点是由感性或容性交叉耦合产生的。容性耦合的实现通常是在两非相邻腔体中间的隔墙上放置一耦合装置,其中的金属耦合杆两头分别伸到两腔体中,正对着谐振器,此金属杆通过绝缘块被支撑在要耦合的两腔体间的隔墙上。隔墙上开有长方形的沉槽,一长方形的或H型的绝缘支撑块嵌入或骑在槽中。这种结构,容性耦合量的调节只能通过调整金属杆与谐振器的距离,即调整耦合杆的长度,或调整耦合杆与谐振器的耦合面积,如通过在金属杆两端加焊金属盘,或者把金属杆改成金属片等方法来实现的。但这些方法在研发阶段都必须经过反复打开盖板调整才能做得到。这不仅带来很大的不便,延长了开发周期,还有可能打开盖板次数过多而导致盖板变形和腔体螺纹被破坏而造成微波泄漏,最终报废腔体和盖板。在批量采购中,对耦合金属件的尺寸要求也很严格,这无疑增加了采购成本。在生产装配中,各种尺寸公差和装配误差叠加在一起,非常容易发生耦合量过大过小的情形,唯一的办法就是开盖调整耦合件的尺寸,这无疑又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旋转式容性交叉耦合腔体滤波器,解决了容性耦合不容易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旋转式容性交叉耦合腔体滤波器,包括本体和盖板,本体制有至少三个谐振腔,谐振腔之间设有隔壁,隔壁制有带弧形壁面的沉槽,沉槽的两侧制有对应谐振腔的开口;在沉槽内转动配合有柱形的绝缘支撑块,绝缘支撑块内安装有容性耦合器,所述容性耦合器的两端穿过开口,与谐振腔相耦合。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容性耦合器为金属体。
上述的金属体为杆状或片状,固定在绝缘支撑块的下部1/4至1/3处。
上述的金属体的端部制有弯折部或膨胀部。
上述的绝缘支撑块顶部制有用于驱动绝缘支撑块转动的凹槽,盖板制有对应凹槽的通孔,通孔配合有密封螺丝。
上述的凹槽为一字形槽或十字形槽。
上述的沉槽的深度为10mm至14mm,绝缘支撑块与盖板之间的间隙为0.05mm至2mm。
上述的本体制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谐振腔,容性耦合器设置在滤波器通带的低端。
上述的本体制有四个谐振腔,容性耦合器设置在滤波器通带两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容性交叉耦合腔体滤波器,结构新颖、生产装配非常容易,调节过程和后续处理非常简单,实用性极强。通过旋转装置做到了从盖板外面很方便地对容性交叉耦合强弱进行调节,而且不论谐振腔的尺寸和谐振器的尺寸如何,总是有足够的空间来安排绝缘支撑块和容性耦合器,因此可以大大缩小旋转式容性交叉耦合腔体滤波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配装后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耦合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配装后的结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耦合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容性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容性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容性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泰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泰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1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