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管内壁外观形貌无损检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96779.5 | 申请日: | 201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3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宏;王纳新;宫金宝;姜婷娟;宋华;张澍;周胜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魏征骥 |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壁 外观 形貌 无损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检测仪器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管状零部件作为支撑部件在汽车等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结构特点管类零件的内壁很容易发生锈蚀。如何及时检测并控制毛坯——各类直管钢材的内壁质量成为质量控制的第一个环节。目前在管道运输、建筑等领域研究了各种方法对管道进行检测,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生产中发挥着各自特有的作用。
题名为《高分辨率便携式管道锈蚀检测仪》的期刊文献介绍了一套高分辨率的便携式X射线管道锈蚀检测仪.在检测仪的设计过程中,利用CsI转换屏将射线转换为可见光、利用微光慢扫描CCD相机成像,在笔记本电脑的远程控制下,由图像采集器获取射线数字图像并通过网络传输至笔记本电脑进行处理、显示和存盘等工作,利用基于统计特性的自适应边缘增强次序滤波对管道锈蚀图像进行降噪增强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题名为《基于超声红外技术对金属管内壁缺陷的检测》的期刊文献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红外无损检测方法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的方法。对壁厚约为3.3mm检测难度较大的金属管内壁缺陷进行了检测。通过对采集数据和热图的处理分析,准确快速地确定缺陷所在的位置。
题名为《基于红外测温的设备内部缺陷诊断》的期刊文献;介绍了依据数值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一个三维导热数学模型,并利用大型计算分析软件Ansys对设备内部不同深度的缺陷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随着缺陷深度的变化,设备表面温度分布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根据理论分析结论,在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对一根存在保温层的蒸汽管道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评估设备的损伤程度,避免事故的发生。
公开号为CN03214184.X的专利《管材电磁超声探伤装置》公开了一种管材电磁超声探伤装置。主要由探伤仪、发射接收器、高频线圈、电磁铁及随动机构等部分组成。其核心部分是高频线圈、电磁铁与随动机构。该装置能有效的检出钢管内外表面及内部的纵、横缺陷。可用于对管材及管端进行自动化探伤。
以上采用X射线、超声波、电磁、红外等先进技术对工业管道或管状零部件进行实验室检测。由于仪器造价较高,结构复杂对于在线生产的小型管材检测有很大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管内壁外观形貌无损检测仪,以解决目前检测装置存在的造价高,不易于生产线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刚性支撑套管与摄像头固定连接,LED灯泡与摄像头固定连接,芯片与摄像头固定连接,数据线位于刚性支撑套管内、并与摄像头连接,USB接口与数据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灵活,易于现场检测;由于可采用较长数据线,因此检测不受管材长度限制;由于管内检测,管材不受壁厚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刚性支撑套管4与摄像头2固定连接,LED灯泡1与摄像头固定连接,芯片3与摄像头固定连接,数据线5位于刚性支撑套管内、并与摄像头连接,USB接口6与数据线连接。
使用时,将摄像头置入管材内部,将数据线USB口与笔记本电脑相连,调整照明亮度,调整镜头焦距直至在电脑屏幕上出现清晰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近距离防护的管道专用γ射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人工合成色素快速检测装置





